第137章 滋养京城万物

类别:轻小说 作者:金色茉莉花字数:2928更新时间:25/01/15 14:20:40
第137章 滋养京城万物
  “国师就送到这里吧。”
  “贫道腿脚不便,那就到这里了。”国师站在门口,对他说道,“伏龙观传人行走人间,看遍天下,想必道友有道友自己的想法,贫道就不去打扰道友游历修行了。不过贫道精通茶艺,观星楼也修得高,长京又放开宵禁了,若是道友想喝一杯好茶了,或是无聊之时想找人闲谈,亦或是哪天想寻个高处看看长京夜里的繁华,尽管来此寻找贫道。贫道亦有许多话无人可讲,亦有许多事想向道友请教。”
  “国师道行深厚,即使只擅占卜推算,毕竟也是国师,为何不寻找妙法,将腿脚治好呢?”
  “贫道腿疾不在身上,而在心里。”
  “哦?”
  “此乃家师所留。”
  “以国师的修为也难以释怀吗?”
  “道友有所不知,有时恰恰是最亲近的人留下的伤痛才最难消解。”
  “冒昧了。”
  “没有的话。”
  “告辞。”
  “道友慢走。”
  宋游带着猫儿走上街道,抬头借着夕阳辨别了下方向,又听见身后传来的国师的提醒,回身道了声谢,便与猫儿往右边走。
  长京是几朝古都了,沿袭了此前朝代的城市规划,十分规则,每条大街小巷都是直线,纵横交错,只要找得清方向,走错也错不了多远。
  宋游脑中回想着这一下午的闲聊。
  几盏茶间,看似随意,聊的却是常人想都想不到的大事。
  听得出这位国师所图甚大。
  也许不光是国师,还有朝中的帝王,说不得还有一些熟知神灵本质的王公学士也参与其中。
  人间朝廷本就可以封神,很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神灵都是被天子封出来的,甚至有些人德行出众,死后几代天子代代加封,神职越来越高,在民间积攒的名气也越来越深厚,最后便越来越不得了。还有些天子干脆便将自己封为神灵,只是这种封法,无论你把自己封得再不得了,只要你没有办法将自己封为天宫之主,又不能屈尊下来为老百姓做些别的好事,常常也只有后面几代的老百姓买账。几代之后,或者改朝换代了,也就没有人再祭拜他了,神灵没了香火,自然也就湮灭了。
  神道本就是人道的附属物,彼此实在难分。
  此时的大晏是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朝代,此时又是大晏的极盛时期,天子南征北战,四海臣服,威势一时无两,皇帝做到他这种地步,恐怕心中连改换天宫之主的想法都有了,此外有别的什么图谋也属正常。
  话又说回来,这地府无论在什么时候凝聚而成,在那个时代,恐怕都会有人为了它而算计图谋。
  以现在民心来看,不好说地府凝聚成功究竟利害几许,不过确实是大势所趋。
  在这一代也好,能看个稀奇。
  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
  宋游瞄了一眼前边的三花猫,却见她不知何时缩起了一只前爪,一瘸一拐的走路,好似在学那位国师的样子。
  “三花娘娘。”
  三花猫陡然停下,回头看他。
  “这很失礼。”
  道人的声音很柔和。
  三花猫立马将爪子放了下去,也收回了目光,迈着小碎步跑了回来,到他身边仰头看他表情,过一会儿才开口:
  “今天在那个道士屋里,喝的水是什么水?”
  “茶。”
  “也是茶吗?”
  “也是。”
  “和山神的水一样吗?”
  “差得不多。”
  “好多……”
  路边已传来了饭菜香味。
  道人也加快了些脚步。
  走回柳树街时,天色已经很黑了,天光昏暗之中,依稀可见一道人影端了张小板凳坐在隔壁门口,直盯着前边黑暗之处,眼中没有焦距。
  猫儿小跑到她面前去,伸长脖子与她对视,好似要看她在想什么。
  “哦呀!”
  吴女侠顿时活了过来,扭头看见了走来的道人,不禁问道:“你们今天去哪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去天海寺了。”
  “去逛个天海寺要这么久啊?”吴女侠眨了下眼睛,看见道人穿的是道袍,便忍不住开动起了想象力,“是不是伱忘记换衣服了,被天海寺的和尚看见然后把你当成来找茬的了?”
  “只是在天海寺中遇见一位道长,被请去喝了几杯茶,聊了一下午。”
  “天海寺遇见道长?”
  “是。”
  “我怎么记着那里头好像都是和尚。”
  “也是去参观的吧。”
  “你们以前认识?”
  “不认识。”
  “哦呀,你们这些道士比我们江湖人还随意哦,随便遇见,就能聊一下午。”
  “道人多数都很随性。”
  “我还以为那群和尚叫十八铜人来把你围住了呢。”
  “女侠会为我报仇吗?”
  “我可没有以一当十的本事。”
  “吃过了吗?”
  “没……”
  说话间宋游已经掏出钥匙,打开了小楼的大门,推开门却没急着进去,而是站在原地,转头看着隔壁的人:“女侠是个讲究的人,在下屋中也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东西,女侠应该还有一把钥匙吧,下次如有需要,尽管开门进屋即可。”
  “那怎么能行?”
  “现在能行了。”
  “你咋晓得我还有一把钥匙?”
  “猜的。”
  宋游已经跨进了屋中,猫儿扭头看了一眼隔壁的人,也跟着走了进去。
  吴女侠自是连忙跟上。
  晚饭还是榆钱为主。
  榆钱团子是早就做好的,上锅蒸一下就行了。还有一盆榆钱用来生吃,吃起来很清甜,尤其是中间的籽,咬开是甜的。
  此时天色已暗,宋游没有吝啬,点燃了油灯,就着昏黄灯光吃饭。
  “天海寺好玩吗?”
  “挺有趣的。”
  “是不是有棵树,长在塔顶?”
  “女侠也去过。”
  “去过一回。”吴女侠眼里倒映着油灯光芒,闪烁着好奇的光泽,“你说那棵树是怎么长的?根都不挨着地上,居然能长那么大,它喝的水是从哪来的呢?难道真是佛祖保佑?”
  “因为石塔虽是石铸,但塔身之间仍有泥土空隙,树的根须便穿过这些泥土与空隙,从塔顶沿着塔身一路长到了地下。”道人耐心回答。
  “嗯?”
  吴女侠愣了一下,似乎想不到会从一名道士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尤其是这位道人还有着真道行。
  宋游却好似看穿了她心中所想,一边捏着榆钱喂猫,一边小声说:“实事求是,有时生命的奇迹就是会比神佛更令人惊叹。”
  猫儿吃了几片榆钱,实在不想吃了,看他一眼,便扭头跳下了桌子。
  宋游并不在意。
  榆钱口味其实不差,只是猫儿本来就不吃素,又连着吃了几天,不爱吃了也正常。
  不过这年头物资没有那么丰富,很多老百姓都是守着一两块菜地吃菜,没有那么多挑头,在某样蔬菜出来的时节,连着一两个月都吃同一样东西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相比起来,榆钱营养丰富,算是不错的食物了。
  在道观中时,有时懒得下山采买,有时不想多费精力,也会连着吃同一样食物吃很久。尤其是那些产量大的。
  道人好口舌之欲,但不挑剔,山珍海味能吃,粗粮杂食也能吃。
  ……
  晚间逐渐起风了,乌云遮月。
  看起来今晚要下雨。
  宋游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猫儿趴在茶几上,也跟他一起看着外面。
  “三花娘娘今晚不是要出去捉耗子吗?”
  “嗯?”
  三花猫这声嗯实在分辨不出是人话还是猫叫,但见她扭过头来,充满疑惑:“你怎么知道三花娘娘今晚要出去捉耗子?”
  “三花娘娘今晚没吃多少,肯定是要出去捉耗子的。”
  “可是没人来找三花娘娘捉耗子。”
  “三花娘娘品性高尚,嫉恶如仇,为民除害不辞辛劳,就算没人花钱来请三花娘娘帮忙,三花娘娘也还是会出去捉耗子的。”宋游说着,微笑着瞥了这猫儿一眼,“我猜得对吗?”
  “你有点聪明。”
  “那三花娘娘怎么还不出去?”
  “你怎么还不睡?”
  “怎么了?”
  “等你睡了我再出去。”
  “我今晚不睡。”
  “那我今晚不出去。”
  “为什么?”
  “为什么?”
  道人看着猫儿,猫儿也看着道人。
  一人一猫眼里都有些疑惑。
  终究是道人退了一步,先行开口解释:“因为今夜是谷雨,我要修行。”
  “因为你不睡我就不睡。”
  “不出去。”
  “哦,不出去。”三花猫停顿一下,纠正自己的话,“因为你不睡我就不出去。”
  “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
  “……”
  “……”
  道人再次与猫儿互相对视。
  “好吧。”
  道人收回目光,实在理解不了猫儿的想法,不过他也不在意,回身拿出蒲团,便盘坐下来。
  猫儿先是趴在窗边茶几上,扭头一直盯着他,等到他坐下来后,她目光闪烁,这才站起身,伸个懒腰,慢吞吞的从茶几上跳到长榻上,又从长榻上落到地上,甩着小脚走到道人身边蒲团上,才又就地一趴。
  换了一个窝,继续打着呵欠。
  外头风越来越大,在窗外吹口哨。
  “轰……”
  好似又有闷雷响起。
  只是此时的雷声并没有惊蛰时的天威,也没有那积蓄了一整个冬日的气势,很是寻常。
  很快下起了雨,淅淅沥沥。
  此时万物复苏不久,刚到蓬勃生长的时候,人间亦是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这一阵雨极有灵性,来得既及时又充足,又饱含着滋养万物的生机灵力。
  春雨降,百谷生。
  但其实何止粮食,天下间大多数植物都是从这一场雨后开始快速生长的。
  这个世界需要这一场雨。
  这一场雨便来了。
  宋游闭着眼睛,认真感悟时节灵韵。
  不觉又添一道谷雨灵力。
  宋游一直有着将刚修出的第一道灵力随手用掉的习惯,要么赠予身边万物,要么还给此方天地。狗爬岩上立秋如此,逸都小院秋分如此,青成山上立冬如此,离开逸都立春如此。
  今日谷雨自然也如此。
  反正只要灵核尚在,长则一日,短则一夜,用掉的灵力又会重新恢复回来。
  只是今夜一时兴起,除了今日所得谷雨灵力,他又将修行二十多年以来、所得的所有谷雨灵力都挥散到了夜幕中,趁着时节玄妙,勾引更多天地灵力化作生机融入雨中,随风潜入夜,滋养京城及其周边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