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狂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怪诞的表哥字数:5750更新时间:25/01/15 14:21:36
第184章 狂
  三月三,曲江宴。
  杨誉昨夜做了一个梦,梦到他被选为今科的探花使,策马过长安往曲江,一路上,整个长安的美丽少女都在为他疯狂,向他投掷牡丹花。
  一觉醒来,他想起自己的状元已经丢了,心中颇有些不悦。
  他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其祖父杨执一参与过神龙政变,拥戴过唐中宗,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朔方元帅、御史大夫。
  杨家连着两年要争状元,倒不是因为真的缺这两个官职,而是为了在杨慎矜谋反案之后弥补一些名望。
  为此,杨誉的叔伯兄弟们是给崔翘许了许多好处的,与旁的一些俊才家中也是打过招呼了,比如赵郡李氏中才气名望都很高的李栖筠、李嘉祐原本都是有力的状元人选……倒没想到,薛白那般执拗,一点都不肯相让。
  “其实进士也很好了。”
  起床时,美婢们给杨誉更衣,嘴里安慰道:“郎君年轻英俊就高中进士,往后青云直上,那出身卑贱的状元也就只能在泥地里打滚呢。”
  “正是因他出身卑贱,我的名字落在他的名字后面,才让人心中不快。”
  拾掇停当,杨誉披上了一件新衣,抹了头油,敷了粉面。这是因今日要到曲江赴宴,特意打扮了一番。
  出门前他先到了大堂,给他阿娘行礼。
  记住网址
  “我家的进士来了,老身与二十三娘也要到曲江去,一道走吧。
  “只怕不顺道,孩儿得先去礼部,与诸进士汇合,骑马游街。娘亲带阿妹公,要相看适合的夫婿?”
  “不错,我们的席位在杏园的水中洲,你到时将人带过来。”
  杨誉道:“今科进士之中李嘉祐、钱起都还年轻未婚配,孩儿一并带来给阿娘挑选如何?
  “不必挑选了,你将那状元带来便是。”
  杨誉一愣,讶道:“这官奴抢了孩儿的状元,杨家如何能将女儿许给他?
  “薛白既能抢了你的状元,岂不正是该将女儿许配给他?”
  “可这....
  “这是你阿爷与叔伯们的意思。”
  杨誉好生无奈,只好带着他母亲与妹妹一起出门,到了朱雀大街,他拐向北往礼部,路上已有许多人在街边等着看热闹,指着他啧啧赞叹。
  “这人一定也是个进士,倒也年轻英俊,不知婚配了没有?”
  类似这样的声音让杨誉心情好了些。
  然而,不多时,前方已响起了铺天盖地的欢呼声。
  “薛郎!薛郎!
  薛白今日没有特意打扮,只是穿了一身红色的斓袍,既不肯抹头油也不肯敷面。
  他一向不喜欢戴幌头,依旧是束发配冠,显得丰神俊逸。
  别的不说,他的诗词、故事就是相对更平实白话一些,加之有几个产业,使得市井的名气比别的进士要大得多,加之他最年轻,气质又不同。
  状元终究是状元,自然成了二十七人中最耀眼的一个。
  薛白在欢呼声中到了礼部院,旁的进士见了,便纷纷要让他当探花使。
  如今的探花使并非前三甲的排名,而是从进士中选中年轻俊美者二人,分为左右,领着进士游街,往曲江园。
  进士中最热情的是李嘉祐。
  前阵子,他因家中逼迫,不得不开口称杨誉的文章比薛白更适合为状元;如今薛白依旧是状元,他也不以为忤,反而重新与薛白亲近起来。
  薛郎风头无两,谁能与之并列?不如今科左右探花使由薛郎一人担当如何?
  杨誉一心想当探花使,走上前要说话。
  李嘉祐却已摇了摇头,又道:“此事便这般说定了!我带薛郎去与小宗伯说,各去准备吧。”
  杨誉大怒,却没能拦住他们,转头向诸进士道:“你们……让官奴一人当探花使?”
  “否则呢?杨兄要与官奴并驾齐驱吗?”
  “这场科举,在崔尚书点状元时就已经毁了。”
  虽有这样讥讽的声音,但诸进士也没能在明面上联合起来排挤薛白。
  李嘉祐带着薛白走过礼部,道:“你与高三十五便是在此造出好大声势的吧,当时没能为你们出份力,我很抱歉。”
  利益。”
  “从一兄没有出力的道理,毕竟寒门子弟争取更多的科举名额,损的是世家子弟的“凭本事考,没什么损不损的。”李嘉祐道:“我这人说话无所顾忌,有些话说得难听,但是出自好意,你不要介意。”
  “介意定然是不会的,但改不改在我。”
  “哈哈,官场上讲究‘一团和气’,你先带人围了崔翘,又到御前告状,闹得有些过了,容易让人觉得刁蛮、不体面。当然,事情过去了,这状元你争得了,往后释褐为官,想必朝堂上也能体谅你、接纳你。好比我们年纪还小,闯了祸,得家中长辈容忍,我们也该有所表态。
  薛白转头看了李嘉祐一眼,问道:“从一兄受人所托?想说什么?”
  “好吧,他们若拉拢你,答应下来便是了,别太特立独行,对你的前程不好。”
  “懂的。”薛白道:“与光同尘,自然懂的。”
  “那就好,一会小宗伯面前,他若有好意,你接下来就好。”
  小宗伯也就是礼部侍郎,如今崔翘外贬,礼部的主事官暂时是侍郎李惟和。
  李惟和显然不想科举之事再起波澜,待薛白和颜悦色,称赞了他的相貌人品,答应了让他一人担任探花使,之后还勉励了几句。
  末了,他问道:“你可有婚配?
  薛白道:“今日曲江宴后,圣人或许会为我赐婚。”
  “如此才俊,五姓女也娶得。”李惟和笑了笑,似不经意地又补了一句,“该娶个五姓女啊。”
  这才是他要说的关键。
  薛白自认官奴出身,当了状元,家状从贱籍直接被抬到了衣冠户,这给了天下一些寒门士子莫大的鼓舞,如何最快地消除这种影响且不太得罪圣人?
  让薛白娶个五姓女。
  自从唐高宗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再加上科举渐渐兴起。世家大族也开始吸纳一些有才干的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中了进士,要想求得官职,也只有投入世家的怀抱,才能支得起数百贯的钱打点门路。
  薛白只要这般做了,世人便会知道他其实只是利用那些士子制造声势,转眼还是与光同尘。
  此时,李惟和开了口,他若识趣,便可接一句“请小宗伯安排”。
  偏薛白装傻充愣,如同没听懂一般。
  他还不至于这般就让人安排了。
  终于,新科进士们从礼部出发,招摇过市,先往大雁塔题名,再往曲江赴宴。
  薛白被选为探花使,也不惧呢,大大方方地策马在前。
  队伍才出尚书省,迎面又是一阵欢呼,无数花瓣被掷了过来,香风扑鼻。
  宣阳坊,薛宅。
  准备献戏的队伍已经启程出发了,前往曲江畔的紫云楼。
  李季兰见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忍不住拉了拉李腾空的袖子。
  “先生高中状元,想必正戴花骑马,游遍长安。我们与其到紫云楼枯等一日,不如腾空子。
  去看看他吧?
  李腾空有些犹豫,道:“我们是道士,过去恐怕不妥……..”
  “有何关系?”李季兰不解,道:“不过在路边看看先生。
  李腾空其实已算好了时辰,道:“待你我过去,他大概已在大慈恩寺。你我岂好去佛家寺庙?
  “我有办法!
  眠儿一听,转身就跑,不一会儿,便捧着一叠衣物出来。
  “十七娘看,换这身斓袍,就可以去看薛郎了,特意备的,正合身呢?”
  “嗯?你为何在此处备我的衣物?”
  “那是……..
  眠儿答不出来,只好以求助的眼神看向皎奴。皎奴却事不关已地背过身去。
  过了一会,主仆几人换了衣物,往大慈恩寺去看。
  去看新科状元雁塔题名。”
  颜宅,闺阁中,颜嫣偷笑了一下,由着永儿给她带上头巾。
  “三娘,好了,很俏皮呢。”
  颜嫣穿的是一身澜袍,一开始还是满意的,但转头看向青岚那漂亮的裙子,不由向韦芸问道:“阿娘,为何我不能穿裙子。”
  曲江宴,亦是裙裾宴,人家旁的女子打扮得漂亮是去选夫婿的。”韦芸道:“你既不选夫婿,就这样。”
  “哦。
  颜嫣不想聊嫁人的事,道:“那我们出发吧。”
  一边走,她还有些开心地挥了挥拳,心里异常得意。
  今科状元的策问与赋文可都是她写的。
  她才是状元。
  大慈恩寺外渐渐热闹非凡。
  分明是佛门清修之地,却见漫天都是彩帕挥舞,到处都是女子们的激动的叫喊声。
  “薛郎,看我看我!这里….....
  这绮丽风光,看得旁的进士不由心生羡慕。
  好不容易,他们挤过人群,进了大慈恩寺。
  雁塔下,已搭好了题名屋。众进士先各自在一张方格纸上书写自己的姓名、籍贯,并推举文才、书法出众者赋文以记此盛事。
  薛白已出了太多风头,真心推辞,提议由李栖筠来赋文。
  今科所有进士之中,他最欣赏的便是李栖筠,其人气度高远,体态轩昂,且是真有才学底蕴。
  如此一来,远远围望的一些想看薛白挥毫的女子都感到失望。
  “想看薛郎题诗词,如‘衣带渐宽终不悔那样的词句。
  “这个进士也很有风采…….
  与几个叽叽喳喳的女子隔得不远处,一辆马车上,李腾空、李季兰目光望去,见赋此盛会的不是薛白,都觉有些不足。
  李季兰虽是道士,却颇有胜负心,恨不能薛白占尽所有的风光给她看看。
  哎,为何不是由状元郎写?
  只有李腾空对薛白这种行为很欣赏,小声道:“他虽是上进鬼,其实是有胸怀的。
  另一边,颜嫣已经牵着青岚站到了车辕上,踮着脚往题名屋看去,心想阿兄果然是不擅长写赋,毕竟状元背后的人还在这里嘛。
  难得的是,薛白无意中回头扫了一眼,确是看到了她与青岚,微微笑一下。
  青岚也是心中兴奋又自豪,都还没来得及说话,周围的女子们已经欢呼雀跃起来。
  “薛郎!
  “状元郎看我了!看我了……..’
  “吵死了。
  杨誉皱了皱眉,再看薛白,愈发不悦。
  他与薛白的卷子都被抄录了张贴在国子监,对此,他心里是不服气的,猜想薛白是考前得了题目,请颜真卿出手写的文章,那首应试诗就写得很一般。
  如此想着想着,他好胜心起,渐渐有了与薛白再次一较高下的心思。
  待李栖筠赋了文,杨誉便高声道:“既然贞一兄赋了文,我等也该题诗才是!状元郎方才推辞,莫非是怕露怯了?不如由状元郎先请,如何?
  说话间,他向周围团团行礼,带动了气氛。
  不少人纷纷跟着喊道:“薛郎赋诗!”
  薛白倒是有准备一首诗,因知曲江宴上李隆基必是要他赋诗的,此时与这一个世家子弟却没甚好计较的。
  但他念头一动,忽想到了在杜家时说的“狂”字,干脆题起笔来,当众挥洒。
  一时之间,欢呼更甚。
  “状元郎动笔了!
  “好风姿啊!
  “写的什么?”
  围观的人们抬头看去,当那张纸被提起来,有人能看到那漂亮的笔迹,大部分人则只是听到礼部官员念出那句诗。
  “慈恩塔下题名处,廿七人中最少年。”
  杨誉已经准备好了一首绝好的诗要写,认为薛白写得再好,他至少能不落下风。
  没想到,迎面而来的只有如此狂傲的一句话。
  但偏偏就是这句话太狂了,让他再好的诗都没办法写出来。
  写出来有何用呢?
  状元是薛白的,薛白还真就是最年少的一个,那再比诗还有何意义?
  至少围观的人群已经被点燃了,根本已没有人再想看他杨誉写诗。
  “啊,薛郎!
  欢呼声一阵一阵,连眠儿都已经激动起来,蹦蹦跳跳,不停冲薛白那边喊叫着,
  希望他能看到这边,看到她家十七娘也在。
  这事就很奇怪,她以前看薛白也不觉得有多了不起,但今日这气氛之下,他随手题了半句诗,笔一搁,把所有人都震住的样子……实在是太有风采了。
  “薛郎,啊,十七娘,十七娘!
  皎奴不得不出手一把摁住眠儿,以免得太过丢脸。
  可惜才顾得上眠儿,那边又是“咚”的一声重响。
  却是李季兰太过激动,一下站了起来,脑袋撞在了车顶,发饰都掉在了地上。
  她痛得眼泪都落了下来,却还在挥着手。
  这是大唐进士登科后最喜庆的盛事,恣意狂放。
  而长安的人们爱的其实不是进士、状元,他们爱的是诗篇、宴会、欢闹,是流光溢彩的盛世光景。
  平康坊,右相府。
  李林甫没有参与今日的曲江宴,依旧在家中处置庶务。
  直到李岫过来,禀报了几件小事。
  “阿爷,孩儿打听过,今日曲江宴上选婿,想要嫁女给薛白的有许多家,这是名单。”
  那份长长的名单被递在案上,李林甫扫了一眼,道:“浪费纸。”
  “崔翘之事闹大之后,圣人依旧点了薛白为状元,众人已让了一步,此番只怕不会再容薛白特立独行,必要逼他随流,另外,该也是为重新伸手到竹纸一事。”
  “他们逼不了他。
  李林甫说着有些不悦起来,毕竟连右相府都还没逼得了薛白。
  “薛白只有一个,故而只能娶一人为妻,此事上,各家有各家的盘算,不会齐心。
  李岫道:“对了,今日在雁塔题了一句诗,这诗十分狂傲……..
  听到诗句,李林甫一愣,方才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了头,喃喃自语道:“他平日岂有这般狂?今日是故意的啊。竖子,名声越来越大了啊。”
  “阿爷,孩儿愚钝.….
  “面对世家的拉拢,他更想要盛名。以往他只有圣眷,往后只怕还有盛名……盛名之下,旁人要对他使手段就要渐渐开始有所忌惮了。”
  ()

八月总结(感谢月票金主“捏吗”)
  首先祝广大书友们九月平安顺遂,收获满满。
  总结八月,我一共更新了31万字,目前均订成绩在3.5万,目前为止月票将近6.3万张了,暂时还在总榜前十、分类第一,这是写书以来,包括《终宋》都从未有过的成绩,我月初都没想过的。大家都太棒了,无比感激!
  这个更新量对我来说太高强度了,但终于坚持下来了,希望能回馈大家的支持。反复说这事不是为了叫苦或者博同情。这是我的工作,想要多赚就得多拼命,应该的。
  之所以说这个,是希望后面更新量降到一个我能承受的正常值比如一天六千字的时候,大家有预期了,不会有心理落差。
  因为现在我是透支的,已经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状态下对身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也堆积了一大堆个人的事、身体的不适没有去处理,得要细水长流才能写得更多。
  但我保证,会尽全力去做。过去我写了三本书,一天都没有断更过,以后也会是这个态度。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
  ~~
  说一下目前这83万字的结构,也许能帮大家更清楚地捋剧情。
  主线肯定是主角的上进之路,开书以来一直有三個事件在一起发展——对付东宫、主角身世、科举入仕。
  这三个大事件,正好构成了本书的第一个大部分。
  从杜有邻案开始,中间陇右死士案、杨慎矜案,到最后的王忠嗣案之后,太子失去威胁,算是对付东宫这阶段的结果;
  从薛白来历不明被捡到,发现是官奴,假冒薛灵之子成为白身,到最后用回原身世、跃居为衣冠户,是主角身世的转变;
  从薛白接触杨玉瑶,给李隆基献各种东西,拜颜真卿为师,抄诗词增加名气,推出杨党弥补背景,到参加春闱,到最后争到状元。
  这三个大事件是交织在一起写的。
  剧情上可以理解为,薛白在这个阶段做了三件主要的事,完成一个身份的转变;结构上我安排的是互相递进的,不同事件的冲突也会对另一个事件促成影响。
  这第一大部分,我分配了83万字的笔墨去写,其实有点冒险在于,薛白还没有官位。如果有官位的话,大家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爽点。
  之所以这么写,一方面在于得照顾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春闱的时间点;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能在这个部分,展示更多的当时的风貌,以及铺垫大唐变乱的原因。
  除了三个大事件,这部分还有些小事件,比如交代各种人物出场,铺垫主角目前拥有的实力,在市井的产业、造纸的工艺等等。
  而下一个部分,很明显会是薛白的官场升迁、增长实力的过程。
  现在正好是在这两个大部分之间的一个过渡。
  比如,昨天两章说的是薛白有了身份,成了衣冠户,入仕之后必然与李林甫有新的相处模式,吏部考是怎么样的,世家大族对他的态度转变,对付他的策略,状元身份对他的名望影响,以及他的感情生活的进展……
  这些内容就是假白身到衣冠户的转变,有了官身,开始了解到大唐官场运作的潜规则,新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
  解释几个历史问题。
  我写《终宋》的时候,查资料,看到了贾似道在京湖战场上的表现,鄂州一战的战功,公田法也确实是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甚至还看到了很详实的他捐出田地倡导公田法的事迹。
  写李林甫的时候,我没查到这些,只看到“李林甫能当那么久宰相,肯定很有能力”,
  查来查去,他修唐律、能收税,我也是有写到的,但没看到那种很具体的措施、事情,当然,这里指的是像贾似道公田法那种很详细的实施方案。
  指责李林甫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的记载却很多,索斗鸡、杖杜弄獐、月堂害敌,有人说《旧唐书》《新唐书》抹黑李林甫,这不是我能管得了的事。一个人在史料里给我什么感受,我就把对他的感受写出来。
  我就是带主观色彩的,我看宋史,觉得贾似道在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强撑,好感多些;我看唐史,看来看去,觉得李林甫治理到最后,开元盛世成了安史之乱,不说全是他的责任,也不至于把他写得多厉害。
  我只是写,为李林甫翻案不是我的职责。
  另外,代宗李豫,目前出场还叫李俶。
  薛白既然不是要辅佐他,难免会把他写成反派角色,就是这样的,倒不是我有意抹黑他。
  写这本书之前我觉得代宗还是不错的,看了史料,他与沈氏、崔氏的故事,只能说反正我肯定不能写一个主角辅佐他。
  总而言之,这是,不必上升到古人的身后名,希望大家能多从故事里收获快乐、情绪价值。
  ~~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感谢环节。
  感谢八月的月票金主:
  第一名:捏吗
  第二名:行情步雨
  第三名:户口他爹
  ……
  感谢八月新增的盟主:
  媛媛他爹
  mirabalan
  落魄山前大白鹅
  白馬
  小菜伯
  舒炎_Rux
  行情步雨
  无限近似于透明的星
  Czh555
  新盟主可以在群里找格格巫,加入盟主微群,欢迎大家。
  ~~
  这次还要感谢一些作者:肘子、香蕉、老狼、蛋蛋、特别白等等,我平时没怎么跟作家们打交道,但大家还是主动给我推荐,太温暖了。肘子还给大主播推荐我的书,教了我很多东西。
  感谢我的运营团队:格格巫、斯斯、墨雪宝、铛铛。
  另外做一个预告,后期运营团队可能出资办一个盟主返现的活动,这个活动应该会放在官方挂件活动期间,可能是十月份吧,具体时间还不确定,现在先提前说一声。
  想要参加的可以找格格巫先登记。
  ~~
  最后,感谢所有订阅、投票、支持本书的书友,所有成绩的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万分感谢你们!
  求九月保底月票,感激。
  上进上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