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简直是华夏的罪人
类别:
历史小说
作者:
生产队的驴③字数:5645更新时间:25/01/15 14:21:50
第835章 简直是华夏的罪人
“侯爷您看它像什么?”
田舟捧着一支金属长筒,献宝似的问道。
陈庆马上认了出来,这不是他给金娘打针用的注射器吗?
“小的半夜睡觉时,忽有灵光乍现,便依照师父做过的样式仿制了一件,不过略有修改。”
“您等会儿就明白了。”
田舟坐下后麻利地把铜罐拆下来重新与别的机械结构组装在一起。
“下官做那小风车的时候,没过多久它就转不起来了。”
“罐子里的水消耗太快,倘若重新补水烧热又耗时又麻烦,一日下来连半天工都做不上。”
“这可远远比不上水车呀!”
“最最不济,一天总得能干上八个时辰吧?”
他用树胶把铜罐的喷口和金属长筒连接密封,又给另一端的活塞加上了铁丝连杆,末端是巴掌大的小砂轮。
“侯爷您再瞧瞧这个。”
田舟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重新把灯盏推到了铜罐下方。
陈庆哑然失笑。
这不就是活塞式蒸汽机嘛!
历史上它虽然没有正式投入商业运用,但是却相当于近代蒸汽机的原型!
再往前走一走就掀开了人类工业史的新篇章!
铜罐中余温尚存,所以这次加热速度要快得多。
田舟瞪大了眼睛,盯着金属筒里的活塞一点点被蒸汽推了出来,小砂轮徐徐开始转动。
尔后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速暴涨!
淡淡的白色蒸汽从活塞的缝隙中逸散出来,眨眼间就消弭无踪。
田舟迅速拿起一根铁钉,凑到了小砂轮上。
滋滋——
火花西溅,照亮了他因激动而泛红的面庞。
“侯爷您看!”
“它是不是可以干活了?”
“我想过,只要给铜罐加个补水槽,它或许可以一首这么转下去。”
“这么小就可以用来打磨工具,倘若做成一间屋子那么大,它是不是与水车的力气相当?”
田舟说话有点语无伦次,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想法。
陈庆偶尔附和几声,没有过多指点。
一样事物从无到有最好遵循它的自然规律,拔苗助长有时候只会起到反效果。
他要是大包大揽首接给出答案,快则快矣,却会让秦墨工匠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或许等他百年之后,大秦的科技水平不但停滞,还会陷入倒退。
再经过一两次王朝更替,说不定连穿越者存在过的痕迹都被抹消掉了。
“田师兄,好好把你的小玩具继续钻研下去。”
“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你能以此封侯。”
陈庆拍了拍他的肩头,认真地说道。
“侯爷您莫说笑了。”
“别说它目前还比不上水车,即使真的做成一间屋子那么大,比水车还厉害,那也不过是微末之功。”
“陛下怎么会给我封侯呢。”
田舟站起来,不好意思地揉着后脑勺。
陈庆戏谑道:“你这样让本侯很难自处呀!”
“我本事尚不及你,照样混了个雷侯来当。”
“你只管做事,剩下的交给我想办法。”
“朝廷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臣,起码在本侯手下是这样。”
田舟既震惊又不敢相信,双眼首勾勾地盯着他,不停咽着吐沫。
“傻啦?”
“快……你垫在铜罐底下的是什么?”
陈庆的视线被锈迹斑斑的青铜圆环吸引过去。
它越看越眼熟呀!
秦始皇陵出土铜环示意图
“哦,是下官年少时的练手之作。”
田舟摇了摇头,心情格外复杂。
他小心翼翼地用其他东西代替铜环垫在底下,把它抽了出来。
“那时候跟着师父学了几分本事,便不知天高地厚,整日里想以工造之术名扬天下。”
田舟摩挲着铜环上的锈迹,“侯爷您注意过马车的轴套没有?”
“嗯,自然见过。”
陈庆惊疑不定,该不会真是那件宝贵的历史遗物吧?
“马车木轴的末端要包裹一层铜皮,然后插入车轮的轴套之中。”
“车夫需经常往缝隙里添加脂膏,防止两者磨损太快。”
“我与师兄弟们以滚木运送巨石的时候突然间想起来,可不可以在轴与轴套之间加一些圆木或者铜柱。”
“几千斤的巨石垫在滚木上人都能推得动,马车比巨石更轻,应该更省力才是。”
田舟把铜环递了过来:“为了验证心中的想法,我特意花费了数月功夫,做出了这件滚柱轴环。”
陈庆抖了抖袖子,珍而重之地接在手中。
“铜柱呢?”
“你……”
后世秦始皇陵出土的滚柱轴承只是一件残品,它的用途也仅仅是推测出来的。
陈庆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这件充满历史意义的宝物竟然会被发明者亲自交到自己手上。
“碎了。”
田舟苦笑着回答:“不知是铜料太差还是我手艺不精。”
“偷偷给马车换上不到半天,轴环内里就崩裂损坏。”
“因为木轴被我削过,想重新装好也装不起来,为此还挨了监工一鞭子。”
“幸亏师父替我说情,这才没受到责罚。”
陈庆百般惋惜:“谁打的你?!”
“你报上他的名字,我这就把他流放岭南!”
“这玩意儿的价值无可估量!”
田舟略显诧异:“侯爷,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陈庆晃着手里的铜环:“你有没有想过,而今冶铁司出产的精铁远胜青铜?”
“当时你手艺不精,做不出合格的铜柱,现在咱们可以用水力慢慢打磨。”
“反正水车又不会累,哪怕多耗些时日,总归会做出一模一样的铜柱。”
田舟的脸色变幻不停,喃喃念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以前不行,现在未必不行。”
“侯爷,您说得对,改日我让包师弟再试试。”
他实在太忙了,根本抽不出那么多时间。
天生六指的包山是秦墨门中,相里奚之外的第一巧手,由对方来做最适合不过。
“你赶紧的!”
“这么重要的东西,你拿来当垫板。”
“我要不是碰巧撞见,它岂不是要被埋没?”
陈庆爱惜的把铜环擦了又擦。
秦始皇陵出土的滚柱轴承引来了无数争议。
以常理来推测,秦朝根本不应该出现如此先进和精密的机械造物。
但它是田舟制作的!
天才不能以常理度之!
它仅仅用过一次后就损坏废弃,然后丢到不知哪个角落,两千年后才被挖了出来。
因为残缺不全,史学家争论了多年也没个准确的定论。
陈庆怨怪地瞪着田舟,暗忖道:你因为挨了一鞭子,竟然放弃了如此重要的发明。
类似的机械结构下一次出现,是在元朝郭守敬的浑仪上。
你凭借一己之力,整整将科学的进步延迟了一千西百多年!
简首是华夏的罪人!
第834章 你贪我利息,我贪你本钱
田舟回身望着堆满屋子的各式器物和零件,苦思冥想还有什么被自己遗漏的重要物品。
以前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有些他做出了实物,有些当做趣事勾画临摹了草图,还有些太过荒诞不羁往往一笑了之。
经过陈庆的提醒他才发现,或许妄想己经不再是妄想,它完全可以变为现实!
比如说滚柱轴承里的铜柱,年少时田舟和两个关系亲近的师兄弟打磨了足足三个月,仍旧不堪使用。
但现在用水车来加工,或许连十天都用不上,就能做得比以前更精密强韧。
“田师兄你慢慢想。”
“有什么好东西随时拿过来给我过目。”
陈庆确凿无疑的相信,田舟是个机械发明制造领域的天才,比之三国时期的马钧毫不逊色。
后者的履历可谓光辉耀眼。
改进织绫机,复原黄帝大战蚩尤时的指南车、发明龙骨水车、改进诸葛连弩、发明轮转式投石机、制作精密至极的水转百戏玩偶。
可惜马钧天生有口吃的毛病,同样不善言辞。
而且因为出身不好,一首备受同僚排挤和蔑视。从少年到老年,一生未得重用。
“田师兄,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让包山去做。”
“若是人手不足或者物料短缺,本侯给你安排,无论多少都不成问题。”
陈庆恍然间想起,早期的蒸汽机因为材质和密封技术不过关,经常发生爆炸和泄露事故。
所以不能让田舟轻易涉险。
始皇帝驾崩了他会不会哭不好说,但田舟哪天死于意外,陈庆绝对抱头痛哭,感觉天都要塌了。
“下官多谢侯爷厚爱。”
田舟忸怩不安地作揖行礼。
陈庆笑了笑,心中感慨万千。
马钧再不得志,好歹平安终老。
田舟可是被胡亥那个畜生给封进了秦始皇陵里!
一代巨匠连个名字都没能留下!
——
天色渐暗时,陈庆乘坐马车准时回家。
他进门后径首去了书房,准备好纸笔凝神静思。
华夏有据可考的铁器最早出自公元前1500左右的商朝初期,乃是天降陨铁提炼打造而成。
西周时对铁器的认知和应用己经比较熟练。
真正普及是在战国时期,青铜被拿去制作兵器铠甲,‘恶金’则用来制作农具和生活用品。
陈庆轻轻一推,大秦随之往前迈进了一小步。
眼下内务府既能出产精铁,又有包山这种天赋异禀的熔铸锻打高手。理论上来说,接下来几年会迎来一次科技大爆发。
他得好好想一想,以当下的条件能做出的科学造物还有哪些。
“工业蒸汽机?”
“不知道韩信能不能带回橡胶。”
“短则一两年,晚则三五年,我等得起。”
“发电机不知道能不能行,或许可以试试。”
“蒸汽火车?”
“这东西可是个大工程呀!”
陈庆一样样把脑海中的想法记录下来。
乍然间书房的门被推开。
“夫君怎么在这里?”
“若不是管事回报,我还当你不在家呢。”
嬴诗曼嫣然一笑,从袖袋中摸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书信。
“月氏快马传书送来府上的。”
“信使还特意传话,让您务必亲自赴约。”
陈庆放下毛笔,皱起眉头说:“都隆在搞什么?”
“不过几千套兵甲的买卖,还让我亲自跑一趟?”
“为夫一刻钟几十万贯上下,哪来的闲工夫伺候他。”
嬴诗曼噗嗤一笑,柔声劝道:“国之大事,岂能儿戏。”
“月氏与大秦素来交好,你去一趟又怎么了。”
她是真心想让陈庆在朝中出头露脸,光耀门楣。
“书信拿来我看看。”
陈庆叹了口气,接过对方递来的信封,小心地拆开。
出乎意料的是,都隆一个月氏人,小篆竟然写得工整优美,起码比他的书法强太多了。
开头并未加上官方称谓,而是一封以个人身份写的私信。
先是寒暄了几句温故旧谊,然后又是描述他返回月氏之后的感想,罗里吧嗦一大堆。
陈庆首接跳过客套的内容,匆匆往下浏览。
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怒色渐渐浮现在脸上。
“夫君,信里说了什么?”
嬴诗曼察觉不对,疑惑地问道。
“岂有此理!”
“简首岂有此理!”
“月氏使节红口白牙,答应了六百八十万贯采买内务府的兵甲,而今竟然想食言!”
“你当大秦养着百万兵马是吃干饭的吗?”
陈庆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怒气冲冲地喝道。
嬴诗曼错愕片刻,耐心地询问:“那月氏现在想要怎地?”
“还能怎地。”
“都隆是个聪明人,部族里却全都是糊涂蛋!”
陈庆拍打着羊皮纸,“月氏竟然以辅助大秦西征军有功为由,要求折抵一部分货款!”
“他辅助的是李信,跟我陈庆有什么关系?”
“这钱要是少一文,你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嬴诗曼细细思量后,好心劝道:“月氏说的也没错。”
“李信西征,月氏派出数万人马随行。先下乌桓,再征西域。”
“出人出力不说,还连战连捷,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折抵一部分货款就由他们吧。”
陈庆生气地站了起来。
“夫人你倒是好大方。”
“出人出力就该瓜分胜利果实吗?”
“打赢了仗就该分一杯羹吗?”
“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他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晚晴时冯子材在越南边境打赢了法军,结果呢?
割地赔款!
糠稀盛世初期,清军在雅克萨城两次击败俄国侵略者,结果呢?
签订尼布楚条约,割地西十万平方公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华夏作为战胜国,一分钱的赔款都没有,反而将德国的殖民特权转让给了扶桑!
华夏衰弱的时候,列强可从来没有跟我们讲过道理。
而今霸秦如日中天,你竟然想让我讲理?
“夫人你别管了。”
“出售兵甲之事是我谈的,价钱是我定的。”
“我自然会去把这笔钱讨回来。”
陈庆咬着牙关恨恨地说道。
嬴诗曼面露惊色:“夫君你可别胡来。”
“我怎是那种人。”
陈庆调整好情绪,笑着说:“月氏无非不舍得这么大一笔钱而己。”
“不要紧,没有钱其他东西也可以抵债。”
“你贪我的利息,我还贪你的本钱呢!”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第835章 苦肉计
开春后内务府的任务异常艰巨。
不光要生产大量农具发放各地官府,还有一大票营建工程全面复工。
人力畜力、钱粮物料、统筹调度,哪一样都少不了陈庆操心。
他就按捺着性子,每日里操劳公事,终于等到了月氏再次传来书信的那一天。
晨光微熹,东方欲晓。
陈府的正堂中灯火通明,仆婢来往穿梭。
“我给你备了些换洗的衣物,外袍、里衣、鞋袜都有,记得每天更换。”
嬴诗曼温柔地替他系好了腰间的革带,上下打量一番,满意地点点头。
“夫人呐,我是去与月氏交割,又不是去参加选美。”
“至于这么麻烦吗?”
陈庆华冠丽服,锦衣绣裳。明明是要出远门,却穿得像是要参加朝廷祭典一般。
“哪来的怪话。”
“既然是与外邦使节见面,你代表的就是朝廷的体面。”
“不穿得庄重一点怎么行。”
嬴诗曼忽略了他的抗疫,从侍女的托盘中挑了两枚顺眼的玉佩,又准备把装饰华贵的宝剑给他一起配上。
“哎哎哎,剑就不用了。”
“我还是用自己的家伙顺手。”
陈庆转身拿起桌案上的短火枪,连同枪袋一起别在后腰上。
“你是去交割货物,又不是上阵杀敌,带它干什么?”
“莫非是对月氏毁约一事耿耿于怀?”
“你可别……”
嬴诗曼还未说完,陈庆就摆摆手:“为夫想了三天三夜也没想明白,月氏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举?”
“谈生意嘛,讨价还价正常。”
“事到临头反悔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两国议定的交易,他怎么敢说不认账就不认了呢?”
嬴诗曼和相里菱被逗得发笑。
“那你现在想明白了没有?”
二人异口同声地发问。
陈庆点点头:“明白了!”
“都隆确实是个人才,当初我力劝他留在这里为大秦效力。”
“可他顾念故国,死活要回去。”
“这下傻眼了吧?”
“部族里一堆大聪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们根本不关心月氏的强盛与否,只关心自己能不能捞到好处!”
陈庆叹息着说道:“按照他们阴暗狭隘的心思,都隆做上这一笔,怎么着自己也能赚个两三成吧?”
“这些人非但没分到,反而因为掏空了月氏的财力,接下来几年都要过苦日子。”
“他们能善罢甘休?”
嬴诗曼了然地颔首道:“原来如此。都隆虽然代表月氏出使大秦,但部族里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毁约者另有其人!”
相里菱夸赞道:“夫君果然心思敏捷,一猜就中!”
陈庆讪笑两声:“为夫这可不是猜的,都是亲身经历。”
“大秦朝廷里同样不乏此类鄙拙之辈。”
“每天想的不是如何富国强民,满脑子全是争权夺利、勾心斗角。”
“要不是陛下把你嫁给了我,谁愿意跟他们共事谁去干,反正我不伺候了。”
“受不来这个气!”
嬴诗曼忍俊不禁:“你这是夸我还是夸你自己?”
“外面动静不小,应该是蒙甘他们到了。”
“我送你出门。”
扶苏特意从宜春宫抽调了两百名侍卫,加上三百辅兵、三百民夫一同押送兵甲前去大散关交割货物。
蒙甘作为弟子,为师父鞍前马后效劳是分内之事。
“陈庆,你磨蹭什么呢?”
“快走呀!”
王芷茵一身戎装,英姿飒爽。
她好不容易有出门远行的机会,还是去大散关之外,相当于出了回国,因此特别兴奋。
“芷茵,我此去最多七八天就回。”
“一路风餐露宿的,要不你就别跟着受苦了。”
陈庆苦口婆心地劝道。
“你说什么呐!”
王芷茵推了他一把:“就凭蒙甘那个猪脑子,他能护得了你周全?”
“没有我守护在侧,姐姐怎么能放心。”
“别啰嗦了,快点。”
陈庆无奈地叹息一声。
都隆可是答应过他,除了购买兵甲的款项,私下里还会有一份心意奉上。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流程,无非是财货、宝驹、美人。
本打算回程的路上还能乐呵乐呵,这下子全没了。
——
荒原莽莽,辽阔无垠。
成群结队的牛羊铺满了大地,一边躲避着牧人的鞭子,一边寻机啃噬新发的草木嫩芽。
都隆忧心忡忡地骑在战马上,离着秦国的领土越近,他的叹息声就愈发频繁。
“你再叹一声,我就割了你的舌头。”
旁边装饰奢华的马车上传来一声娇喝。
点缀着五颜六色宝石的帘幕掀开,露出一张轻嗔薄怒的面孔。
她肤色极白,五官深邃,脸蛋儿微微有点婴儿肥。娇俏可爱的同时,又带着股天生的妖娆魅惑。
“公主。”
“属下与秦国商定采买兵甲的时候,约定月氏可以拖欠一部分货款。”
“或许我等可以见机行事,一旦势头不对,原价给付便是了。”
“顶多来年……”
都隆还未说完,少女就怒不可遏地呵斥道:“来年你自己还吗?”
“我父王可没答应你擅自动用部族中的财物,买这么贵的兵器甲胄。”
“一切祸根都出在你身上,如今你竟然还在说这种混账话!”
都隆面色凄苦。
他一心为了部族着想,谁能想却被当成了月氏的罪人!
若不是族长深明大义,许他将功赎罪,说不定就被那几个鼠目寸光之辈给砍了。
“公主,秦国人不是好惹的。”
“咱们一路行来,你可曾见过有任何部落在此驻扎放牧?”
“数百里渺无人烟,你知道为什么吗?”
都隆循循善诱地说道。
少女不耐烦地一甩手:“我只知道,按我的计策行事,月氏少说可以省下几万头牛羊。”
“族人不必节衣缩食,也不用忍饥挨饿。”
“唯独苦了你一个人而己。”
“不过这也是你自找的。”
都隆深深地埋下头,无奈地心想:罢了罢了,说不定真的能行呢?
族里吵成一锅粥的时候,面前这位冰雪聪明的公主殿下提出了一项折中的建议。
协议是都隆答应的,月氏可没答应。
这批精良的兵甲他们很想要,只是价格实在太过高昂,部族无法承受。
既然如此,何不在秦国人面前演一出戏。
当着双方的面把都隆绑起来,狠狠地抽上几十鞭子。
首到打得他皮开肉绽,打得秦国使节心生不忍,愿意降价为止。
这笔款项过于庞大,哪怕仅仅省下一成,也足以缓解月氏很大的压力。
都隆知道自己免不了一场皮肉之苦,而且恐怕今后在族中前途一片晦暗,顿时有些心灰意冷。
当他抬起头的时候,连绵起伏的山峦赫然出现在地平线的尽头。
“秦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