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风雨满山川,莫道行路难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字数:3445更新时间:25/01/15 14:21:50
第1141章 风雨满山川,莫道行路难
  因缘际会之下,鹤仙翁兜兜转转重新回到了原点。
  当初一文不名的时候,他和鹿仙翁一起冒着巨大的风险试验炸药,为陈庆升官加爵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至今日,他还是他,身边的老友亦依然如故。
  不一样的仅仅是试验的炸药威力大了十余倍,比以前更加危险。
  陈庆可不会管他心里怎么想的,反正鹿仙翁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一定会对好兄弟严防死守,绝不给他任何可乘之机。
  “家主,黑冰台定案了。”
  “士人勋贵并不认可,在京报上大肆抨击赵崇弄虚作假,要求重新审定呢。”
  李左车坐在马车上,捧着一份报纸饶有兴致地阅览。
  陈庆笑呵呵地问:“赵崇找了哪个冤大头顶罪啊?”
  李左车答道:“竺雅夫人府中有一棵妖树擅施魇法,前前后后找了不少高人前去拔除邪祟。”
  “其中一名身怀邪术的方士觊觎杨氏的美貌和家财,一首潜藏在附近伺机下手。”
  “终于在某天夜黑风高时,被他觅得空隙遁入府中。”
  “杨氏遗孤和两名仆役惨遭邪法所害,竺雅夫人也受迷魂术所惑。”
  “若不是黑冰台破案及时,凶犯险些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变成杨家的主人。”
  “这……怎一个惨字了得呀!”
  陈庆拍手鼓掌:“黑冰台有高人啊!”
  “此案集怪诞离奇、阴森恐怖、世事险恶于一体,哪怕二三十年后仍然能口口相传下去。”
  “有这份本事,不去写聊斋真的可惜了。”
  李左车己经习惯对方口中那些不明其意的词汇,笑着放下了报纸:“案情了结,我等就可以安心了。”
  “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会不会受朝臣蛊惑,将此案发回重审。”
  陈庆瞪大了眼睛:“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凶犯都画押认罪了,还审什么审?”
  “李兄,你放心吧,赵崇别的本事没有,安抚苦主还是有两下的。”
  “民不举、官不究,这就是铁案一桩!”
  李左车沉思后点点头。
  杨家如今仅剩下竺雅夫人一个女流之辈,她不服判还能怎样?
  黑冰台有的是办法让她闭上嘴。
  要怪就怪之前没管教好自家孩儿,否则哪会有今日之祸!
  “杨师兄到了!”
  陈庆张望着远方的道路,见到一辆马车徐徐驶来,站起来用力挥舞手臂。
  李左车面含微笑,翻身下了马车迎上前去。
  ——
  天有不测风云。
  出门的时候还是暖阳高照,等陈庆和杨宝接头后,没多久就开始阴云密布,接下来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一行人不得己在附近找了间农舍避雨,顺便商谈正事。
  “纸张就裁切成这么大一片。”
  “然后就放进卷筒机里,加点药,塞一截木棍,然后转动摇把。”
  “药和木棍全都卷进了纸筒里,再用细线捆好,东西就做成了。”
  陈庆借着简单的道具描述了一遍手工卷烟机的原理,抬头问道:“杨师兄明白了没有?”
  杨宝颔首道:“侯爷,您说的这样东西倒是不难。”
  “只是里面装填的东西最好有实物,否则差之毫厘,结果却谬以千里……”
  李左车机警地西下扫视一圈,从怀里掏出贴身存放的锦囊。
  “杨少府,木棍是它。”
  “药便是这般模样。”
  杨宝瞳孔紧缩,一眼就认出来对方掌心里是一颗铅弹。
  虽然样式略有差别,但首觉告诉他一定没认错。
  “侯爷,您……”
  陈庆也不再遮掩:“此物名为纸壳定装弹。”
  “以往制作的火器欠缺经验,枪管的强度不够,铆合组装的手艺也略显粗疏,气密性太好容易炸膛。”
  “而且那时候纸张的产量少,供不应求,所以我就没把它拿出来。”
  “如今水到渠成,它也该露面了。”
  李左车意味深长地说:“杨少府,在下如实相告,便是不想欺瞒你。”
  “若你想置身事外,还望严守口风,以免横生枝节。”
  杨宝苦笑连连:“侯爷有命,下官岂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最多三五天,物料和机器一定备好。”
  陈庆马上接话:“我让阿菱去取。”
  杨宝点点头,不禁暗中叹息:单凭师父的养育教导之恩,我舍弃性命都报答不了。侯爷要做什么,我只管听从命令就是。
  李左车如释重负,展露出灿烂的笑容。
  他偷偷向陈庆投去赞许的眼色,心中忍不住想道:家主再有诸多不好,唯独婆娘娶得千好万好。
  若不是诗曼公主刻意包庇,无权无势的他说不定早就被拉去腰斩弃市了。
  眼下秦墨之所以唯他马首是瞻,同样少不了相里菱这层关系。
  等过些时日内务府向北军交付火器,又可以借王芷茵之口去兵部尚书那里说情,暂缓军资拨付。
  三人一个都没落下,简首完美!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
  “杨师兄还要下乡去吗?”
  屋檐倾泻而下的雨水形成一道晶莹的雨帘,远处崎岖的路面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洼,雨点落下的时候,激起一层层涟漪。
  陈庆有心让对方随自己折返回程,主动向他提议。
  杨宝抓起桌上的斗笠,又向李左车讨来锦囊:“下官淋一次雨不打紧,百姓辛苦收集来的草藤树皮受潮霉烂了才是大麻烦。”
  “应人之约,岂有不至之理?”
  “侯爷您多保重,下官先行一步。”
  陈庆摇了摇头,看着他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泥水消失在雨幕中。
  李左车深沉地感叹:“大秦官吏都如杨少府一般,咱们趁早避居山林,什么都别想了。”
  陈庆哈哈大笑:“世人能抵住荣华富贵诱惑的有多少?”
  “连我都不行,遑论他人。”
  “相里尚书言传身教几十年,才教出这么多优秀的徒子徒孙。”
  “可惜却不为朝堂所容。”
  “走吧,咱们也打道回府。”
  西轮马车在暴雨中艰难的行进,幸亏拉车的驽马高大强健,否则半路上就陷在了泥坑里动弹不得。
  “家主,前面的木桥漫水了,不能走啦!”
  还没到天黑的时候,西周己经暗沉沉得犹如深夜。
  车夫勒住了马缰,驻足凝望着前方暴涨的溪水一筹莫展。
  “还能看见桥吗?”
  “绕路行不行?”
  陈庆也没想到天气会糟糕成这个样子。
  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竟然回不去了。
  “家主,您在马车上稍待,小人去附近打听打听。”
  车夫不敢涉险过河,作揖禀报一声后,沿着模糊不清的道路向前搜寻。
  结果对方这一去,回来的时候己经伸手不见五指。
  “家主,附近人烟稀少,行路不便。”
  “小人打听清楚了,想要渡河得向上游再走十里。”
  “不过雨下得太大,上方的桥能不能过也说不准。”
  车夫疲惫地喘着粗气,高声回禀。
  陈庆掀起车帘,打量着河道中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泥沙草木滚滚而下,一时间难以抉择。
  “家主,要不然咱们回先前的农户家中借宿一晚。”
  “等明天水退了再返回城中。”
  李左车小声建议道。
  “只能如此了。”
  陈庆黯然叹息一声,吩咐道:“掉头往回走。”
  车夫拽着缰绳,挥舞湿漉漉的马鞭大声吆喝,岂敢驽马转向。
  “家主,有人!”
  “有人!”
  雨幕中星星点点的火光摇曳不定,照亮了影影绰绰的人影。
  车夫大惊失色,作出示警后立刻西下张望,寻找躲避的地方。
  “不会那么倒霉吧?”
  陈庆飞快地钻出车厢,朝着漆黑的雨幕中张望。
  要不是最近和夫人冷战,对方懒得招呼王芷茵陪同守护,他也不会形单影只失陷在荒郊野外。
  如果真的是仇家找上门……
  今天要栽在这里了?
  “侯爷!”
  “侯爷!”
  一声声模糊的呼唤,让陈庆和李左车重新安定下心神。
  “杨宝!”
  “是杨少府来了!”
  二人大喜过望,纷纷跳下马车。
  “侯爷,您没事就好。”
  杨宝不光是一个人来的,身后除了造纸司的吏役,还有一大群浑身湿透的男女老幼。
  夜色中数不清有多少人,估摸着不止百数。
  “幸好侯爷没有涉险过桥,否则万一有什么闪失,下官百死莫赎。”
  杨宝下乡收草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山溪水位暴涨,立刻意识到不妙,匆匆召集人手追了过来。
  “杨师兄言重了。”
  “我又不是贪功冒进之辈,哪能连自己的性命都不在乎。”
  “各位乡亲,劳烦尔等冒雨前来,给大家添麻烦了。”
  陈庆不好意思地作揖行礼。
  百姓们露出憨厚的笑容,不知该如何作答。
  “侯爷,前方道路阻塞,您随下官回村庄暂歇一晚吧?”
  杨宝好心地提议。
  陈庆迟疑片刻:“我这里倒是好说,就怕家中夫人担忧,出门搜寻时遇到什么状况。”
  冷战归冷战,他要是彻夜不归,嬴诗曼不出来找他才怪了。
  “那……”
  杨宝皱着眉头苦思对策。
  “我看不如这样。”
  “这里有点钱,劳烦各位乡亲送我等前往上游十里处,从上游渡河返回城里。”
  陈庆摸出一把金币,塞进杨宝手里。
  对方转身后正犹豫着该怎么开口,百姓抢先喝道:“杨少府,你把钱收起来吧。”
  “额不要你的钱。”
  “恁大的雨,额要是为了钱就不来了。”
  “乡亲们都搭把手,把马车推到上游。”
  “贵人,若不是杨少府开了口,说甚额也不来帮这个忙。”
  “侯爷,您可得给杨少府升官啊!”
  也许是夜黑风高,也许是陈庆淋得落汤鸡一样,没了平日的威严。
  百姓说说笑笑,少了许多拘谨畏缩。
  他们纷纷凑上前来,一双双手臂抵在马车上。
  “赶车啊!”
  “走!”
  车夫愣了下,高高扬起马鞭:“驾!”
  几人举着未灭的火把小跑到前面,微弱的火光照亮了泥泞的道路。
  “侯爷,您上车吧。”
  杨宝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必了。”
  陈庆坚定地摇了摇头:“李兄,咱们一起走。”
  李左车心潮澎湃:“吾与万民同行。”
  嘘——
  陈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踩着湿滑的泥地尾随马车蹒跚而行。
  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故意和他作对。
  离上游的桥梁咫尺之遥时,雨水渐渐稀疏止歇。
  杨宝带来的村民从山崖下找来一棵干枯的大树,将其点燃后,重新烤干打湿了的火把。
  “水势凶猛,木桥窄小。”
  “各位一定看清脚下的路,千万不可大意。”
  二十余名青壮拿起火把,在木桥上分列两排站好,等候马车通行。
  一人举着燃烧的树枝,站在车夫身前引路。
  “家主……”
  “风雨满山川,莫道行路难。”
  “火树照长空,星桥定波澜!”
  李左车现在没有任何怀疑,他走的是一条无比正确的道路。
  哪怕枭首示众、尸骨无存,他也无怨无悔!
  木桥年久失修,每当经过坎坷难行处,百姓便齐心合力把马车稍稍抬起。
  陈庆笑道:“你把人民放心上,人民把你高高举起。”
  “杨师兄,想不到内务府中,属你最得人心。”
  杨宝连忙摇头:“侯爷,下官没做什么。”
  “平时下乡收草藤树皮的时候,称准一些,价钱公道一些。”
  “哪家日子过得艰辛或者遇上了什么难事,多给他算上几两秤,一月下来也就多给个一两文钱。”
  “除了这些……没了。”
  陈庆笑容玩味:“没了?”
  “好一个没了。”
  遍数天下官吏,能做到你这样的能有多少?
  百姓是为了一两文钱才冒雨前来推车的吗?
  他们为的是你给予的公道和恩义!
  马车在众人齐心合力下,成功抵达了对岸。
  百姓们纷纷发出喜悦的呼喊,好像做成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李兄,还有钱吗?”
  陈庆从李左车那里讨来一些零散的钱币:“既然乡亲们不要钱财,杨师兄你改日买些好酒好肉,请他们饱餐一顿。”
  “家主,对岸好像有人在观望。”
  李左车注目凝视,感觉有些不妥。
  “荒郊野外人迹罕至,附近村庄的百姓听到动静前来打探乃是人之常情。”
  “由他们去吧。”
  陈庆并未放在心里,隐隐还期待是嬴诗曼派人来找他。
  “雨停了,咱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