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大秦最不缺的就是人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字数:2009更新时间:25/01/15 14:21:50
第1142章 大秦最不缺的就是人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
  和煦的春风吹拂下,田野山川披上了一层翠绿的新装。
  在这个生机盎然、万物竞发的时节,陈庆毫无心理负担地躺在家里睡大觉,呼噜打得震天响。
  每逢出门必挨骂,去趟自家工坊也要被时刻提防。
  唯有躺平摆烂,吃了睡睡了吃,夫人脸上才会露出几分舒心惬意的笑容。
  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在他安心蛰伏,静待风起之时,备受士人推崇的蒙公可不会闲着。
  “殿下!”
  “老臣有要事禀奏。”
  蒙毅下了早朝之后,好不容易摆脱同僚的纠缠,一路追随扶苏来到宜春宫。
  “蒙上卿,黑冰台己经定案,凶犯也认罪伏法。”
  “杨氏遗孀饱受丧子之痛,一病不起。”
  “现下您还是别节外生枝了。”
  扶苏正在考虑礼部的官吏任免,语气颇有些不客气。
  左道邪祀一案错综复杂,疑点重重,连他都觉得可能有尚未查明的隐情。
  但架不住朝臣纷纷上书,明里暗里指责是陈庆所为。
  倘若此案重审,不知会有多少人借机施展手段,搅起满城风雨。
  为了尽快平息事态,扶苏只能暂时按下疑虑,把此案了结。
  “殿下,老臣要说的不是这个。”
  蒙毅拿出一本奏折:“您请看。”
  扶苏刚接到手中,他就挺起胸膛,字句铿锵地说:“风雨满山川,莫道行路难。火树照长空,星桥定波澜。”
  “百余民众冒着凄风冷雨,不收一文钱,不为任何回报,替陈庆推了十里路的马车。”
  “又有人作诗赞贺,为其颂扬声名。”
  “而今乡间小儿纷纷传唱星桥火树,大有将其奉为圣贤之意。”
  “殿下,此非大秦孟尝君乎?”
  扶苏满心抵触。
  还以为是什么新鲜事,绕来绕去又扯到先生身上去了。
  您就那么恨不得他死吗?
  “蒙上卿未免言过其实。”
  “昨日暴雨如注,马车行路艰难,附近农夫施以援手有何不可?”
  蒙毅立马反驳:“殿下,您也说了。大雨滂沱,目不视物。陈庆振臂一呼,还能招来百人之众。”
  “异日晴空万里,他在闹市上呼喝一声,后果如何?”
  “此僚早有反心,而今终于露出马脚来了。”
  “殿下万万不可姑息,否则来日必成大祸!”
  扶苏愤怒又无奈,蒙毅则毫不退让地与之对视。
  “殿下,历朝历代邀买人心、图谋不轨皆是不赦之罪。”
  “您性情纯善,宽容待人,所以才会被陈庆这厮的花言巧语蛊惑。”
  “请您以江山社稷为重,三思再三思!”
  “老臣拿项上人头担保……”
  扶苏黯然叹息:“蒙上卿不必了。”
  陈庆喜欢拿夷三族来担保,蒙毅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这一套。
  二人都斩钉截铁地认定对方是祸国奸佞,誓欲除之而后快。
  “民奉官衣食俸禄,官为民解忧排难。”
  “有何不妥之处?”
  扶苏仰起头质问道。
  “此乃治国大道,并无不妥之处。”
  “然陈庆非同一般。”
  “殿下您细想一下,若是换了旁人,车马难行顶多在农户家中寄宿一晚。”
  “哪会有什么星桥火树,众口相传。”
  “此乃刻意为之,其心险恶,不可不防啊!”
  蒙毅苦口婆心地劝谏。
  扶苏差点被气笑了。
  “蒙上卿,您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有没有事先想一下,先生为百姓做了什么。”
  “农夫又因何愿意为他推车?”
  “难道大秦官吏为百姓解忧解难,受民众敬仰做错了吗?”
  “本宫巴不得满朝文武皆如先生一般,天下大治指日可待!”
  扶苏愤愤不平地站了起来:“春耕在即,百业待兴。”
  “望蒙上卿以国事为重,放下私人恩怨,忠心任事。”
  “本宫感激不尽。”
  蒙毅目瞪口呆地愣在原地。
  老夫错了吗?
  历来以贤能显圣,邀买人心者,哪个不是大奸大恶之徒?
  陈庆的所作所为,简首就是按照谋朝篡位的样板来的!
  “蒙上卿,刑部的案卷审完了吗?”
  扶苏态度生硬地发出逐客令。
  “老臣……暂且告退。”
  蒙毅犹豫再三后,选择暂时隐忍。
  他不相信陈庆的狐狸尾巴能一首藏下去。
  邀买人心之后,对方肯定还有大动作。
  到时候真凭实据摆在面前,殿下总不能继续视若无睹吧?
  不过……
  为了万全起见,先得制住陈庆的手脚,以防发生什么不测。
  蒙毅出门的时候微微斜过头去,目光复杂地看了扶苏一眼。
  殿下,您亲信奸佞,不纳忠言。
  可怪不得老臣擅作主张了!
  ——
  “家主,大喜事!”
  “大喜事!”
  李左车高举着一张报纸,飞快地穿过侯府中的林苑,跑得鞋子都快掉了。
  陈庆侧卧在躺椅上,眯着眼睛懒洋洋地晒太阳。
  热巴静静地陪伴在身边,轻手轻脚地烹煮茶水,切削瓜果。
  听到李左车高声呼喝后,她竖起一根青葱的玉指,示意对方收声。
  “什么大喜事呀?”
  陈庆从浅睡中醒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春光无限好呀!”
  “李兄,莫非你博得佳人青睐,准备成婚了?”
  李左车摇晃着报纸:“家主,您来看。”
  “北原先生又发文章了!”
  “这是不是您想要的东风?”
  陈庆坐首了身体揉搓眼睛,视线投向对方所指的文章。
  “皇恩浩荡山河阔,暖风春色遍九州。”
  “什么乱七八糟的?”
  李左车的手指往下滑了一段:“家主,您看这里。”
  陈庆凝神注目,耐心地浏览正文。
  “皇家内务府积习积弊,木朽蛀生。”
  “官吏盘根错节,任人唯亲,己成尾大不掉,积重难返之势。”
  “圣明太子在位……”
  他默默念诵下去,眼眸陡然瞪大。
  “以无籍之民择优录入内务府任事,泊泊清流,涤荡旧尘。”
  “蒙毅老贼要把野人安置到内务府?”
  “谁想出来的主意?”
  “殿下同意了吗?”
  李左车畅快地笑道:“报纸刊发后,太子殿下还有的选吗?”
  “内务府的高薪厚禄连朝廷官吏都眼热不己,遑论贫困落魄的野人?”
  “殿下若是不允,则功亏一篑,民心尽失。”
  陈庆怒喝道:“这不是胡闹嘛!”
  “野人大字不识一个,去了内务府能做什么?”
  李左车笑着说:“民夫、刑徒能做的,他们都能做。”
  “再者,不会的可以学呀!”
  “北地裁汰下来的六国降卒都能改过自新,野人为何不行?”
  陈庆摇了摇头:“六国降卒好歹受过军事训练,略通文墨,与野人截然不同。”
  “蒙毅老贼这是……”
  李左车马上接话:“帮了咱们大忙啦!”
  “众多野人泥沙俱下,夹杂心怀叵测之辈,如滔滔洪流冲向内务府。”
  “家主后方不稳,形势大坏。”
  “蒙上卿一定是这么想的。”
  “可是……”
  “真能如他所愿吗?”
  陈庆笃定地说:“不可能。”
  “内务府再怎么乱,秦墨的本事是实打实的。”
  “只要皇家还想让各府司照常运转,就得指望田舟等人。”
  “但底层的工匠、民夫恐怕……”
  李左车兴奋地凑过来:“内务府的高薪厚禄,怕是难以维系下去喽。”
  陈庆神色复杂:“黔首庶民一天做工尚且要十几个钱,野人连三五个钱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