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抵达咸阳,水寿新婚。
类别:
历史小说
作者:
下雨我带刀字数:4348更新时间:25/01/15 14:22:25
第一百四十八章:抵达咸阳,水寿新婚。
咸阳城。
即将到元日,白衍的府邸内,暴氏忙碌的让下人、侍女提前准备好祭祀的物品。
以秦、楚、燕为例,每个国家的节日大致相同,但习俗,却有少许偏差。
暴氏也是第一次在咸阳过元日,好在提前详细的问过不少侍女,这才没有导致手忙脚乱。
暴氏正准备带着溪,去看看府邸储备,是否足够。
这时候,突然看到远处的院子,白衍刚回到府上。
不过这一次,白衍还带着一名老者与一名少年。
见状。
暴氏带着溪,朝着院子走去。
院子内。
被忽悠来到咸阳城的余老卒,本来以为是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
直到来到白衍的府邸,看着院子里的美酒,听着白衍说,让他这几日留在府邸,帮忙品尝一下美酒。
余老卒瞬间红了眼,这才明白过来,白衍为何带他来咸阳。
在仅剩的儿子与孙子,战死于肥下后,余老卒就从感受过,还有人惦记着自己,是什么感觉。
甚至已经都快要忘记。
“有心了!”
余老卒声音带着丝许哽咽的呢喃道。
年过半百的余老卒,在战场上没怕死,但这一刻却红了眼。
余老卒能知道,白衍是担心他不答应,故而没有告诉他。
“这是?”
挽起粗布衣的袖子擦了擦通红的眼睛,满头白发的余老卒看着一名身着秦服,模样气势皆是一等一的女子走来,疑惑的问道。
“夫人,忧好!”
白衍给余老卒以及封年,介绍暴氏。
因为暴氏此前已经入他户籍,并且已经改名为忧好,故而介绍给他人的时候,自然不会再说暴氏。
“这是余将军,这是封年!”
说完,白衍也给暴氏介绍这二人。
因为之前暴氏已经得知白衍去蓝田,便是皆一名老将军来府邸过元日,故而并没有意外。
待白衍介绍之后,一袭秦服的暴氏,对着余老卒、封年点头打礼。
“大夫离开前,特地叮嘱忧好备好茶水,二位一路劳累,还请往正堂入坐,府邸内,已准备好茶水!”
暴氏打礼好之后,便请余老卒、封年二人前往正堂入坐。
看着暴氏的言行举止。
别说年过半百的余老卒,就是年纪轻轻到处闯荡的封年,都看的出,眼前这美得不像话的女子,绝非寻常人家的女子。
在雍城附近,在岐山内的一个小村,一户人家趁着元日之前,正在忙着筹办亲事。
不少村里面的妇女,都在那户人家帮忙。
而远在齐国的临淄城外。
在水村之中。
衍父此刻也在忙活着,一条红布绑在房门上的木梁上,象征着喜庆。
竹苑内。
一名皮肤略微有些黝黑,但身材壮硕的男子,正在孇氏面前,憨厚的笑着。
“你这孩子,今日是你新婚,也不知道收拾收拾。”
孇氏一边数落着长子水寿,一边给水寿整理身上的新衣。
看着今日之后,便成家的长子,孇氏那布有老茧的手,拍了拍水寿身上的衣服。
眼前的长子再大,也是她一把拉扯长大的。
“娘!”
水寿看着穿着一身粗布衣的娘亲,目光之中满是感激。
就是眼前的娘亲,把他养大成人,他怎么能不知道。
正准备说什么,这时候竹苑的门缓缓推开,随后就看到外祖母与舅父、舅母走了进来,后面还有一男一女。
“外祖母,舅父、舅母!”
水寿一脸开心的喊道,随后连迎上前。
“寿儿!”
外祖母看着大外孙,满是慈爱的笑起来:“总算回来了!”
正当外祖母看着大外孙可瘦了不少的时候,一旁的孇俣看着水寿,带着调侃的语气。
“寿儿,可满意那女子?”
知道当初为了这门亲事,小妹一家花费诸多礼金,眼下便故作调侃的小声问道。
“美!”
水寿点点头,憨厚的脸颊上,露出一丝幸福的笑容。
孇俣的儿女孇言、孇忆也连忙向水寿祝福。
水寿笑着感谢。
“衍弟可有消息?”
水寿这时候看着大舅父。
大舅父住在临淄,传信比他们这里方便。
话音落下,水寿就看到大舅父孇俣摇摇头。
见状,水寿不免有些失落,他已经从娘哪里知道事情经过,明白是衍弟一直往家里送钱,他这才能娶到那么好的妻子。
今日大婚,水寿最希望的,便是身在翼城的衍弟,能回来一起吃顿饭。
元日过后,到时候他又要入伍,到时候又见不到衍弟。
竹苑内。
提及衍,孇氏也面露想念,不过今日是长子新婚,她连忙搀扶娘亲,随后让兄长等人去屋内坐。
“娘,先进去坐。”
孇氏说道。
落日前。
在焦急的等待中,水寿一家人,终于看到祖父一家的到来。
水寿性子憨厚,见到祖父、叔父来,连忙上前相迎。
孇氏脸色有些不好,哪怕时至今日,她都还记得祖父一家如何对待她这一家的。
特别是莺氏,当初子卢相亲之时,莺氏故意当着其他人的面,让衍儿下不来台,借机让衍儿难堪。
但今日是长子新婚,就是有诸多不满,也不能说出来。
“寿儿,恭喜!”
叔父子台看到水寿,一脸笑意的拍拍水寿的肩膀。
一旁的莺氏也连忙笑着搭话,说那女子当不知初多少人惦记,还是水寿有福气,把那女子娶回家。
说完。
莺氏看着同样一脸笑意的孇氏。
曾经莺氏最看不起这一家,但自从子卢祖父挡掉家中不少田地,换取万钱给大伯赶路去秦国之后,家里生活是一天不如一天。
与之相反的,孇氏一家的生活,反倒是越来越好。
如今就是其他村子,早就传言,说水村那个没出息的氺衍,得到令史的赏识,眼下跟着令史在翼城,还时不时给托人给家里带钱。
“寿儿他娘,恭喜啊!”
莺氏此刻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不得不先低下头。
不过这口气莺氏自然会记在心里,等大伯归来之时,或者等子卢被那个大人赏识之后,到时候她就不用再看孇氏脸色。
在莺氏眼里,自始至终,都看不起水衍。
眼下不过一时好运,得到令史的赏识。
别说等大伯回来,就是满腹才学的子卢,日后成为那个大人的门客。
到时候,一无是处的水衍,能比得上?
她就不相信,一个没有才学的白衍,能比得上她良人,比得上大伯,比得上她儿子。
下次回来的时候,她倒要看看,那水衍,是不是真的如传言那般,过得很好。
有点晚,不好意思!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九:卦象,离开咸阳。
元日时分。
这一日,咸阳城的街道上,每家每户的百姓,都走出家门,在街道上闲逛。
这也导致原本看似宽阔无比的一条条街道,在这一日,都呈现一副人挤人的场景。
若是从旁边的茶楼二楼窗外看去,入眼之处,皆是喧嚷嘈杂,数不清的行人,三五成群的少年,也在这一日聚在一起。
尽管是寒冬腊月。
尽管多数百姓,对于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珍品首饰都买不起。
但这些,都没有阻挡身为一名百姓,心中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
人群之中。
在祭祀过后的白衍,此刻也带着暴氏、溪,也在街道上闲逛。
曾经在齐国的时候,一年之中,唯有元日的时候,娘亲最有可能带年幼的他,去临淄城内游逛。
如今来到秦国,作为在秦国过的第一个元日,祭祀之后,白衍自然不会呆在家中。
白衍身后。
暴氏也是第一次在咸阳过元日,而且还是在闲逛的时候,没有乘坐马车。
一路上,若非白衍照顾她。
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之中,她恐怕早已走散。
“夫人,你看!”
溪一路上欢呼雀跃,不断看着街道两旁的木架上,挂着琳琅满目的玉佩、木簪,甚至就连狼牙都有。
看着一个个商贩卖力的吆喝,说着贩卖的珍品,溪的眼睛都感觉忙不过来。
暴氏在密集的人流之中,耸着肩膀跟在白衍身后,黑发之下的俏脸,带着笑意。
一支纤手不知何时,被牵在白衍手中。
从未体会过这种热闹的暴氏,芳心之中,平生第一次这般开心,似乎忘记一切烦恼,没有任何忧愁。
许久后。
在一个溪水桥旁,人终于少了一些。
这时候,暴氏注意到,河对岸有一排长长的行人,正在一个个的等待着占卜。
暴氏看向身旁的白衍。
想到白衍元日后,就要去上郡,领兵驻守在高奴。
“大夫,忧,想去算一卦!”
暴氏轻声说道。
白衍早已经注意到河对岸的占卜,如今听到暴氏的话,没有拒绝,点点头。
其实换做在平日的话,白衍绝对不会去算什么占卜。
在白衍眼中,占卜之术,若是假的,算了也没用,而若是真,是上天安排,那算不算出来,其结果都一样。
故而对于白衍来说,占卜就没有什么作用,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去信这些。
但眼下是元日。
暴氏既然想去占卜,那就当图个喜庆。
“这师上可真准!去年我来算过一卦,那时候卦象说我时运不济。”
“对对,我隔壁那家的,也找这师上算过一卦,也都直言这师上卦象准!”
河对岸。
白衍方才与暴氏靠近,就听到一排行人,尽是互相交谈,吹嘘着那占卜之人的厉害。
闻言。
看着身后的暴氏与溪美眸之中,愈加期盼,白衍心中直摇头。
卦师当然算得准,因为算不准的,都没来。
而且就是来了,也有办法忽悠过去,若是不好的话,那多半就是你泄露天机,告诉别人引来祸事。
若是好的话,那就是当初占卜之人于心不忍,回去为其祈福祷告。
前者虎你,让伱掏钱,后者骗你,让你感恩戴德,更加心甘情愿的掏钱。
不过白衍知道,这种小褂还算是好的。
曾经在春秋时期,人们对于占卜的信奉程度,更加离谱。
可以说小到衣食出行,大到两国伐战,都要算上一卦,前者若是卦象不利,则不饥渴不出门,后者卦象不利,则死守不战。
这种离谱的现象,直到春秋后期,才逐渐消亡。
因为按照占卜卦象,按照其中的规律,那一年三百多天,有超过两百多天,都不适合出行!
故而当初有身份,又迷信卦象的士族,都逐渐被时代的潮流淹没。
而迷信卦象的诸侯国,伴随一场场战事,早已经被其他诸侯国吞并,在历史中消亡。
河岸旁。
诸多百姓,看到白皙动人的暴氏,都忍不住看直了眼。
等了许久。
方才等到暴氏到占卜师面前。
“求何而来?”
占卜师是一名前面都秃了的老者,跪坐在木桌前,老者身后一名十多岁的少女,跪坐在一旁。
还别说。
白衍见状,感觉这老者气质这方面,是真的没得说。
“求平安!”
暴氏这时候,跪坐下来,美眸看了白衍一眼,随后转头对着老者轻声说道。
暴氏的举动,让老者知道,眼前绝色女子是为身后少年所求。
老者身后的女弟子,此刻也十分意外的看向少年。
这名女弟子很疑惑,有些不理解,因为那少年的衣着不像是大户人家,模样也不算俊美。
为何身边会有如此绝色女子。
“咳咳~!”
伴随着咳嗽声,女弟子这才回神。
原来老者准备占卜的时候,突然发现,身后的女徒弟疑惑的望着一身秦服的女子。
这才不得不出声提醒一番。
女弟子回过神后,想到此前的失态,脸色有些尴尬,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连忙把装有诸多竹签的木罐,拿上前。
“从中抽取两支!”
女徒弟对着白衍说道。
白衍听到这名女弟子的话,上前随便从其中抽出两支竹简,交给老者。
这时候,接过竹简之后,老者也拿着几个小巧的青铜器,闭上眼睛占卜起来。
伴随着青铜器的落地。
“快看,结果出来了!”
“快看!”
白衍听着身后嘈杂的声音,目光颇有兴致的看着老者,想看看老者会如何说他的卦象。
与白衍的轻松不同。
见到卦象出来,暴氏与溪,此刻神情都忍不住紧张起来。
“落子有朝北、有朝南、朝东,但却都居西位。”
秃头老者看着几枚青铜器,嘴里呢喃着,随后拿起两枚竹简。
看过之后,老者摇摇头。
“凶吉相伴,祸福相依。”
老者看着俏脸满是紧张的暴氏、溪,没有说话,而是抬头看向白衍。
“既求平安,此卦之相,指安危、祸福,皆不看天,而是在人,福祸皆从人来,与人有关!言之于此,不可再言。”
老者说完,把两枚竹简交给身后的女徒弟。
溪呢喃着这句话,满是不解。
其实别说是溪,就是暴氏美眸也很疑惑,对这句话的意思一知半解,但师上已经开口说不能再说下去,她也不好再问。
“师上,此卦几钱?”
暴氏问道。
溪这时候也从怀中准备掏出钱袋。
“两钱!”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女徒弟开口说道。
溪这时候取出两个钱,在桌子上,随后搀扶暴氏起身。
“回去吧!”
白衍转头看向暴氏,至娘亲之外,暴氏是第一个为他算卦的人,这种被人关心的感觉,挺好。
但回去之后,他也要告诉暴氏,不需要太在意卦象。
“嗯!”
暴氏点点头,今日已经游玩很久,也是时候回府中准备晚膳。
咸阳城。
伴随着夜幕落下,城内热闹之景从早到晚,即便是天黑之后,依旧不见消散多少,百姓走亲串邻,男子饭后与好友一起去酒楼喝酒,比比皆是。
一座府邸内。
晚膳后,在一盏盏烛灯下,白衍一杯一杯与余老卒喝着美酒。
桌子上仍有好肉,然而满地的空酒瓶旁,另一边的封年早已醉趴在桌子上不省人事。
明日之后,白衍就要准备去上郡,余老卒也要回蓝田大营,下次见面也不知道是何时。
故而白衍与余老卒两人,一老一少在这个夜晚,都敞开了喝。
第二日一大早。
白衍便穿上衣物,准备出远门。
房间内,暴氏两只纤手捧着冰冷的秦剑,美眸看着眼前的白衍,不知如何开口。
暴氏明白,不管她说什么,眼前的少年,都要离开。
这是少年爵位所带来的责任。
尽管咸阳城,是秦国的权利中枢,尽管咸阳王宫,每日卯时,天尚未亮,就有不下上百名秦国的文武百官,去王宫上朝。
但那些,眼下都还不属于这少年,少年也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等你回来!”
暴氏轻声说道,慢慢的把手中的佩剑,交给眼前的少年。
她如今在咸阳,能做的,便是等白衍归来。
隐姓埋名之后,少年是她唯一的倚靠,她不看重地位,只希望平安归来就好。
“嗯!”
白衍接过冰冷冷的秦剑,看着暴氏,这个从新郑拐来的女子,微微点头。
府邸内的院子。
余老卒、封年已经在等着。
读者大大们,看到后面再回头看,日常也会很有味道。
谢谢每一位读者大大的订阅,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