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灵窍

类别:仙侠小说 作者:季越人字数:3564更新时间:25/01/15 14:38:08
第二十三章 灵窍
  李通崖掐了法诀,看着细细密密的灵雨飘落在乌黑的泥土中,脸色苍白地思忖道:
  “这灵植培育法门中灵雨术真是消耗兹大,修成了承明轮也不过勉强释放一次罢了,这灵植还须天天照料着,实在是需要人手。”
  李项平和李通崖堪量了诸村的灵田,皆是少得可怜,黎泾村的灵田零零碎碎,好在最大的一块勉强能种下十颗白元果。
  于是李通崖便派人在这块原本是荒地的山脚处建了个小院,平时就在此修炼种田,自有人送来用品,也算惬意。
  李项平则选定了泾阳村的一块灵田,在那处播种灵稻,引得泾阳村人日日在院外顶礼膜拜,倒是好笑得很。
  由于还未入周行轮,李通崖闭目调息了近一半个时辰才恢复好法力,看看时辰,李叶生带着人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
  见木门“嘎吱”一响,李叶生连忙躬身问候道:
  “诸村的孩子都来齐了,通崖哥可是现在便去?”
  “嗯。”
  李通崖低低应了一声,在李叶生和身后几个汉子殷勤的笑容中缓缓向村头走去。
  ————
  村头那颗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下,各村派来的人都来齐了,由李家派去的掌事人带着几個村中人物带队,身后跟了一群群大小孩童。
  几个掌事人还算轻松,两两站在槐树下低声交谈着,那些外村的村民显得焦虑又拘谨,也不敢说话,兀自站在原地,孩子们也受了感染,一个个乖乖地坐在地面上。
  陈二牛最近春风得意,高兴得夜不能寐,祖祖辈辈在地里翻爬滚打了多少年,终于过上了人过的日子。
  得知自己被派去管理梨川口,陈二牛在李家院前狠狠的磕了九个响头,对着李老爷子痛哭流涕地发下狠话:
  “蒙老爷子信任,就这梨川口的村丁,二牛必定整得服服帖帖的。”
  自己逃难来是受了李家接济,娶妻买田受了李家恩惠,妻子生病也是李家出钱医治,这恩情已经将他陈二牛牢牢的绑在李家的战车上。
  更何况,只要泼天的利益在眼前放着,他陈二牛都敢把狗屎吃下去!
  只是他陈二牛与那许文山从租户时期起就互相不对付,故而两村之间也经常起摩擦,只有任平安在三村中地位超然,每天就独自管着他那些村中事。
  “陈掌事……”
  却听一道焦急的唤声在耳边响起,陈二牛扭头一看,原来是梨川口同来的村民陈长户。
  梨川口以陈氏家族居多,这陈长户正是族中的最长者,在乡中威望颇高,于是众人便举荐由他来带队。
  “这李家仙人,真的愿意收我陈家子弟?”
  这平日里老神在在,颇有威望的老汉,此时却是满脸忐忑地望着村口,低低地询问道。
  “都说要有仙缘!要有那劳子窍来着!七到十三岁的孩童,只要你陈家孩童有那灵窍在身,李家一并收了!”
  看着陈长户连连点头,陈二牛撇撇嘴,心中却羡慕不已,暗恨自己的两个孩子要么年纪太大,错过了时机,要么年纪太小,还未能前来检测。
  “仙人来了!”
  看着李通崖出现在村口,陈二牛连忙笑着迎上去,心中羡慕地想着:
  “也不知今天这诸村孩童,到底谁能得了仙缘。”
  李通崖轻轻一拱手,对着陈二牛笑了笑,扭头对李叶生道:
  “开始罢。”
  却是槐树旁边早已搭好了木台,李通崖坐在木台之上,下方的人便开始唱名。
  “梨川口!陈力夫!”
  下方便有陈家人带着一个战战兢兢的孩子上来,李通崖将手在那孩子肩膀上一搭,法力在其体内扭转一周,摆摆手开口道:
  “下去吧。”
  那两人听了这话,也不敢回声,急急忙忙地下去了,下方的陈长户眼中则闪过一丝失望。
  “下一位!”
  ………
  不多时,梨川口的人便通通下去了,陈长户脸色难看,似有哀求地望了望陈二牛。
  陈二牛翻了个白眼,摊了摊手,表示自己爱莫能助。
  深秋的天气清冷,大中午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树下依旧凉爽,但诸村的人皆是浑身冒汗,见了梨川口一个仙缘都没有,心里暗自打鼓。
  李通崖却对这幕场景早有心理准备,身怀灵窍者千中无一,诸村儿童只要能出一个都算是回本,两个便是赚了。
  “泾阳村!柳柔绚!”
  话音刚落,站上来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女孩,眉眼弯弯,眼睛明亮,胆怯地咬着唇。
  十四岁,算是卡着年龄的上限了,李通崖无奈地摇了摇头,权当没看出来,左手搭在女孩肩膀上运转法力。
  在女孩经脉中游走了一圈,李通崖轻咦一声,下方的泾阳村柳氏族人不禁纷纷紧张了起来。
  却见那女孩气海穴中气流涌动不息,不断跳动着一道透明的气穴,如同自己在呼吸一般。
  “不错。”
  李通崖睁眼对着那女孩笑了笑,温和地道:“站在我身后。”
  柳柔绚呆呆地盯着李通崖的眼睛,似乎还没有从这种天大的喜事中反应过来,几个呼吸后才恍然大悟,带着喜色站在了李通崖身后。
  台下的泾阳村众人顿时一阵喧哗,人人带着喜色,碍于李通崖才没有欢呼出来,梨川口一片死气沉沉,剩下的两个村子则更加忐忑。
  不多时,泾阳村和黎道口皆测完了,果然余下再无身具灵窍者。
  “黎泾村!”
  李通崖目光低低扫过下方的孩童,李玄宣自是不在其内,孩子才三岁,身子都未长齐,至少要到七岁才能看看到底有无灵窍。
  终于到了本村孩童,李叶生一挑眉毛,开始唱名。
  “若不是通崖哥早些便给我测过了,我还真恨不得上去试试!”
  李叶生边高声唱名,边恨恨地想着。
  “叶秋阳!”
  下方的父亲叶承福顿时全身一紧,两腿发软,双目死死地盯着那台上八九岁样子的孩子,心中不断自我安慰着:
  “我叶家好歹也算李家支脉,怎么也有些仙缘在身上……”
  看着李通崖将手搭在叶秋阳肩上,叶承福闭上双目,干脆一屁股坐在沙地上,愣愣地倾听着。

第二十四 归宗
  “好!竟然又有一名,还是我李家血脉!”
  听着台上李通崖温和的声音,叶承福触电般从地上跳起,激动地望着台上手脚无措的叶秋阳,恨不得仰天大笑三声。
  “你既然姓叶,你的父亲是何人?”
  李通崖带着笑意问着。
  “叶…叶承福。”
  叶秋阳望了望台下手舞足蹈的叶承福,怯生生地回答道。
  “恭喜承福兄了。”
  李通崖顺着孩子的目光往下看,笑着打了声招呼。
  “多谢仙师!”
  叶承福不敢拖大,客气得很,嘴角却抑制不住上扬,激动地拱了拱手,恭恭敬敬地答复道。
  李通崖笑着摇摇头,将余下的几人一一测过了,朗声道:
  “余下的人便是无缘了,各位掌事留下,其余的人回村去吧。”
  下方的人群骚动了一阵,惋惜声此起彼伏,喧闹了一盏茶的功夫,各自往不同的方向离村去了,李通崖身边的李叶生站出身来,开口道:
  “三位掌事,随我去李家院中将地契和账目对一对吧。”
  陈二牛三人自然齐齐应是,跟着李叶生便往李家去。
  李通崖走下台来,看着激动万分的叶承福和那泾阳村柳氏族老,轻声说道:
  “几位随我来吧。”
  叶承福连忙点头,边走着边将自己的孩子紧紧抱入怀中,一时间泪流满面,只低声说着:
  “好,好。”
  ————
  叶承福和叶秋阳在祠堂上了香,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头,在诸位李家人的见证下回归了族姓。
  “族长!”
  李木田作为李氏最年长的嫡系,自然是高高的坐在院中的首位,两人按规矩先给李木田敬了茶,跪下他面前恭听着。
  “秋阳也是我李氏子弟,既然身具灵窍,自然要传下法门。”
  李木田手中接过一枚木简,又轻声道:
  “族中赐下《青元养轮法》,你须努力修行,尊宗奉道,敦亲睦族,绝不可泄露仙法密要,引来他人觊觎。”
  如今已是李秋阳的少年躬身下拜,目光坚定地开口答道:
  “谨记族长教诲。”
  “你便跟着项平去那泾阳村灵田上,平日里便跟着他修行,未修成玄景轮不得出去。”
  李木田点点头,安排道。
  “是!”
  李秋阳起身从他手中接过那枚木简,毕竟还是八九岁的孩子,转身便带了点哭腔,哽咽着对父亲李承福道:
  “父亲,那孩儿便随主家修行去了。”
  “好,好!家里的事你千万不必担心,爹赶明儿便担了衣物用具去那泾阳小院给你送去,伱好好修行,你好好修行便是……”
  李承福连连点头,红着眼嘱咐。
  “来,秋阳。”
  李项平轻轻一笑,牵起李秋阳的小手,对着父亲李木田点点头,便出门去了。
  “承福啊,你也去收拾收拾,过几天便把家搬到村后来。”
  李木田咳嗽一声,皱着眉道。
  李承福连连应是,瞧着两人脸色,连忙告退了。
  见着李承福急急忙忙地出门走远,李木田沉声道:
  “那柳家女孩你先带着,在黎泾小院中教导着,若那日成了玄景,先不必授她法术。”
  “父亲好安排,这柳家的泾阳村便安排李家人看着,柳家的修仙者便调到黎泾看着,便可防着他们做大。”
  李通崖惊叹着开口,敬佩不已地说道。
  “还早着。”
  李木田眯了眯眼,轻轻地啜了口清茶,继续道:
  “这些孩子没有鉴子辅助,又无什么修仙资粮和丹药,修成玄景要一年不要?”
  “远不止!”
  李通崖摇摇头,解释道:
  “我读了那青元养轮诀,修炼成的法力恐怕虚浮无力,又法力运转间也多了不少累赘,炼成玄景须三年不止。”
  “那便是了,既然那青元养轮诀成就不如,速度也不如,本不必防备些什么,不过凡事留一手罢了。”
  “父亲说得是。”
  李通崖点头,将手里的茶轻轻放下,见李木田出神似地望着远方,苦笑着拱手告退了。
  李木田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庭院中的高位,半晌才轻轻叹气。
  “不够狠毒啊……”
  ————
  许文山在黎道口管了四个多月,几个伙计都安排下去,村丁们都被治得服服帖帖。
  他许文山本就是管理车队出身,叫他管理一个小小的村子自然不在话下,黎道口诸姓混杂,虽然形势复杂,但也少了大家大族的制约,许文山用了一月便将村子里上上下下都掌握住了。
  只是这闲下来许文山便琢磨着怎么才能在主家面前立立功,好盖过那陈二牛,单单坐在这村里收租算账,实在是低估了他许文山。
  百无聊赖地翻着手中的地图,许文山呆呆地出着神。
  说起这陈二牛,两村之间平日的田地与水源的划分本就摩擦不断,许文山自然也乐得与他斗一斗,不见得现在黎道口村人说起他陈二牛的黎川口,皆咬牙切齿,恨不得给上他一拳。
  “有了敌人,才好靠拢在我许文山身边嘛!”他得意地想着。
  再者,他许文山管理商队的时候向来不喜欢下面的人太过交好,总要挑拨些矛盾。
  要说李家在这几個村子里没有眼线许文山根本不信,以己度人下许文山当然要和那陈二牛斗着,好让主家看着开心。
  “我已经赢那陈二牛太多了。”
  他自言自语道,心思重新回到眼前摆着的地图上,望着地图上歪歪扭扭的古黎道,心中猛然一动。
  “我何不做回老本行呢?”
  他一拍大腿,惊喜地想着:
  “诸村困在这古黎道里,商品不得流通,家家户户耕田织衣,自给自足。我许文山在那道上干了二十多年,在这道上就干不得?”
  “主家修了仙道,这些凡间的货物便可有可无,不如打通了山道,将这些粮食丝织通通卖出去,兴许能换些玉石灵物回来,这才是有些用的。”
  想到这儿,许文山实在是坐不住了,叫上了一起逃难过来的几个伙计,将此事一说,几人顿时通通击掌叫好。
  “我这就去找主家细细分说!”
  许文山哈哈大笑,带着伙计们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