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换取(补(1/2))
类别:
仙侠小说
作者:
季越人字数:5357更新时间:25/01/15 14:38:08
第六百四十章 换取(补(1/2))
毕钰妆的【黄绵】化为阵盘,被她收入红袍之中,瞥了一眼半空中的尸首,王伏的身体正踌躇跳跃着,血水哗啦啦外流,化为各色的小虫往海水里钻。
他的躯体仿佛各有意识,挣扎着往不同的方向去,毕钰妆收起阵盘的这一小段时间,此人的身体已经扯作三截,各自往西、往北、往东而去。
她这才确认此人死透了,手中早就捏好的符箓立刻弹出,将眼前的法器挡下,给冯氏兄弟使了眼色,两人顿时各自往不同的方向飞去。
毕钰妆自己则趁乱遁入云中,一众长霄修士手忙脚乱,或各自往不同的方向去追王伏的尸首,或分成两批各自去追冯氏兄弟,更多的人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
她松了口气,却没有放松警惕,生怕身旁突然钻出个长霄来,同李家众人与陈铉豫极速往南,越过接壤之地的天祝岛,落回宿祝主岛之上。
几人一同进了那小阁楼,毕钰妆这才把提着的心放下来,把自己的忧虑之色藏住,望向李清虹,和声道:
“诸位可有受伤?”
“不曾。”
王伏本不是擅长攻伐的修士,反倒是己方两人一个雷修,一个剑修,毕钰妆打得他底牌耗尽,李曦明又偷袭得手…莫说王伏,恐怕他师尊周汉过来也要暴毙。
李清虹只将储物袋取出,李曦明也将那银白小匣子放在案上,王伏的一剑、一钟、一珠则由陈铉豫收着,原形个头都不大,放出令人迷醉的法光,放在案边。
毕钰妆看向李家姑侄,轻声道:
“请。”
李清虹望了望这银白匣子,心中已经有数,不将失望之色流露出,轻轻接过,灵识探入其中。
这匣子中放着一寸亮色的流光,甩着尾巴,如同一条白蛇,在匣中转来转去,碰见她的灵识受了惊,一下缩进匣角。
李清虹识不出这东西,只能交至毕钰妆手中,示意她看一看,毕钰妆皱眉看了,递到陈铉豫手中,遂见陈铉豫道:
“像是并古一系的紫府灵物…”
毕钰妆显露些渴望之色,不过还是没有开口多说,只客气地点头道:
“恐怕是全丹一性的紫府灵物。”
李清虹轻轻叹了口气,把这银白色的匣子放在一旁,毕钰妆默然一息,开口道:
“他身上的东西没有更珍贵的了,三样法器大家分了,至于储物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打开的…恐怕还要等上十天半个月。”
她把匣子推到李清虹手中,李清虹按着银匣,思虑一息,温声道:
“看来不巧,这东西还是暂时寄存在贵岛,来往的修士若是有所要求,看看能不能换到我家需要的东西。”
这东西既然对自家没什么大作用,李清虹自然不想拿着这东西千里迢迢回海内,放在家里也不妥当,只怕平白无故惹出事情。
并古一系的紫府灵物对衡祝道的吸引力有多大不必多说,李清虹这么一说,毕钰妆的喜色几乎要从两眼中溢出来,连连点头,答道:
“不知贵族有何要求?我一定尽心尽力去找!”
毕钰妆自然不会把这东西给什么过往的道友换去,肯定是她衡祝自己换过来,李清虹也是乐得只有衡祝一家晓得最好,和声道:
“『明阳』一性的灵物。”
毕钰妆点头应下,李清虹则指了指那三道法器,轻声道:
“这三样法器我家是不敢拿的,这东西就托给仙道,还望能从仙道处换取价值相仿的法器过来。”
“交给我好了。”
毕钰妆点头应了一句,陈铉豫同样出声,沉声道:
“清虹道友想的不错,我陈家也是不敢堂而皇之拿着这东西出去,一并换了吧。”
毕钰妆除了敌人,又有机会换到梦寐以求的宝物,心情自然大好,笑道:
“好。”
李清虹望了望一旁的李曦明,这青年面上没有什么失望之色,只是望向她的眼神中有些疲惫,李清虹轻声道:
“曦明,你先下去挑选法器,我与前辈多聊几句。”
李曦明顿时起身退下,她这样开口,陈铉豫自然也起身了,这中年男人相貌堂堂,身后负剑,客气地道:
“我也一并下去看一看,省得待会再来回跑,好一阵折腾。”
两人由衡祝的修士带下去参观宝库,李清虹踌躇一阵,轻声道:
“前辈,贵族可有『虹霞』一道的紫府传承?”
“虹霞?”
毕钰妆轻轻一顿,顿时明白,答道:
“这倒是稀奇,通常是龙属与落霞上宗的道统,我衡祝自然没有,只是可以为道友留意着。”
李清虹摇头答道:
“也不必太过留心,姑且问问,还有若是有『明阳』除去『煌元关』以外的道统之类的东西,若是方便,还请往我湖上送一封信,好让我心里有个数,还是明阳灵物最好。”
“好。”
毕钰妆应了一声,轻声道:
“清虹也不必太过忧心,事情常有转机。”
李清虹早就若有所思,听着她这话有些担忧起来,也没有心思与毕钰妆多说了,起身要告辞,毕钰妆忙道:
“若是挑选了法器,陈道友同样要回江南,诸位道友结伴同行,也有个照应。”
李清虹自然求之不得,恭敬告退,出了这古香古色的小阁楼,到了台下,却发觉李曦明并未前去挑选法器,正站在一旁等着。
“这是…”
李清虹有些疑色,这青年面露思虑之色,法力涌动,传音道:
“姑姑,倘若明阳灵物真的难得,不如试一试『虹霞』一道的紫府功法…治哥也筑基后期了,他天赋不差,心性远胜过我…”
李曦明满面思索之色,答道:
“明阳灵物等来等去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反倒不美…紫府一事,我迟疑越久越危险,哪怕突破失败也有明煌在…倘若那『虹霞』功法够好,让治哥也试一试,另有一片天地可走。”
李清虹抿嘴看着他,杏眼中忧虑不安,摇头道:
“我晓得,且先去挑选法器,我等速速离去,以你八弟的谨慎,先行离去一定去岛上探查了,说不准就发觉那灵物没有带出,他必然会另行谋划。”
“我…担心你弟弟。”
,
六百四十一章 蓬莱
李曦明一同衡祝道的红衣弟子入了宝库,陈铉豫与他走在前头,李清虹则稍慢一步,轻轻跟在后头,有些出神。
衡祝道是正道,李清虹却不敢全然相信,她无论要换取什么,只能找衡祝,不能再找别家。
无他,自家得到的那份王伏灵物乃是并古一系,已经在修行并古的衡祝面前露了,哪里还有收起来道理?毕钰妆渴望之色溢于言表,李清虹只能顺水推舟。
可她想深一层,忍不住怀疑起来:
“王伏带出的是并古灵物,是否在衡祝的谋算中?此行如此轻易,玄岳门为何教唆我家跑这一趟,醉翁之意不在酒罢。”
这一趟下来,李清虹仿佛被牵着鼻子走,心中早已经明白,自家要什么、自家有什么,早就在诸紫府面前明晃晃摊开了。
“我家不同于萧家,没有一个萧衔忧作三百年铺垫,也没有萧初庭那般算计,曦明修行了紫府秘法,诸紫府是否能看出?若是能…掩盖也是徒劳。”
如今她心中只有一念:
“我家有没有突破紫府的机会,其实在于诸位紫府的制衡之中允不允许一位李姓紫府,即使允许,也不过试一试,突破可能还低得可怜。”
她正想着,前方的李曦明已经停住,红袍道人从灵罩中取出一物来,乃是一柄赤黄小旗,上头纹着一红雀,身周绘五道红光,他介绍道:
“此物是我衡祝从东火洞天中得来,名曰【阳离赤雀旗】,有喷吐灵火、消弭法术,震动离光、冲撞灵识之能。”
“这宝贝乃是洞天得来,材质自然极好,只可惜是东离宗晚期铸造的法器,并不是古代练就,相比起来差了几分。”
他见李曦明有意动之色,提醒道:
“这法器火焰凶猛,应当是修行离火的修士来持用最好,若是修行的功法相冲,恐怕用不得,即使功法是没有什么关联之处,也容易烧着自己…功法即使不是离火,也最好是火德才好取用。”
一旁的陈铉豫细看两眼,轻声道:
“『明阳』一道摄光捉焰,弄火之术仅在五火之下,这东西也算是趁手。”
虽然陈铉豫方才见李曦明出手不多,可已经见了『煌元关』之貌,好意轻声道:
“曦明的功法擅长镇压,离火可以炼物,焚化灼烧之能仅在真火之下,却更加持久,越烧越凶,与曦明的仙基很是相配。”
李曦明点了头,把东西放下,复又在库中看了看,王伏那三样法器都不简单,衡祝道自然不会把那些制式的法器取出,仅仅是眼下放着的这些,只有一道明阳法器。
这法器乃是一壶,用以镇压敌人,显然与李曦明的仙基功效太过类似,一旁倒是还有一把寒炁一道的法剑,颇为厉害,可李曦峻已经有【寒廪】,取来又显多余。
他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取这【阳离赤雀旗】,虽然这东西是离火法器,可毕竟是明阳道统东火洞天的东西,明阳使来也趁手。
李曦明转去看李清虹,待她点了头,陈铉豫这边取出一尊宝塔收了,看上去没有什么喜色,想必他身上的各类法器已经配齐,这东西拿回去也是用于赏赐。
三人取了法器,一并向毕钰妆辞行,这红袍女子似乎得了什么消息,有些踌躇地来迎,只去看陈铉豫,轻声道:
“道友还是把【白涴】带上,麻烦将清虹二人送回李家,这灵纱就放在道友手里,后头我道中晚辈再来取。”
她手中亮出一蓬白纱来,显然就是众人方才埋伏王伏时所用的遮掩法器,陈铉豫并不多问,将纱取过,告辞一声,带着两人离去。
红阁中顿时一空,毕钰妆在案旁坐下,这才显露出愧色,扶额细思了一阵,心中有些不安:
“清虹莫不会以为我是故意支去曦峻…害…分明是帮她,怎地闹到这样的境地。”
她对李清虹的印象不错,才夸了李曦峻,后头就成了他身亡的推手,心中复杂难言,连红袍道人上前禀报两家取走何等法器都没心思细听,挥挥手让人下去。
“虽说一位筑基初期换取一枚紫府灵物是难以置信的好买卖,可这东西不能这样算…”
毕钰妆在阁中踱了两圈,那枚银白色的匣子还在案上放着,她端详两眼,暗道:
“且替她留着罢…今后出了什么事情,真人搭把手也有借口。”
……
蓬莱。
蓬莱传闻是东海之上的仙山,时隐时现,三宗七门多认为是洞天,能进入其中的人寥寥无几,其中的修士也不多,一片白色汪洋稀稀拉拉常常有几十道人影。
这处天空雪白,无日无月,却暗自有股明光,海中山脉起伏,海水却也是白色,两片白茫茫之间点缀着一座座露出海面的小岛。
海水之中灵鱼游动,各色的灵礁灵树点缀其中,色彩纷呈,两个身着古道袍,顶上束冠的修士踏水而来,笑盈盈的交谈着。
在他们面前,一位白衣青年正负手而立,好奇地端详着,这两个蓬莱修士却宛若未闻,直直地朝他撞过去。
这白衣青年亦是避也不避,身形如同虚幻,任由这两位蓬莱修士从他的身体之中穿过,他依旧立在原地观察着海面上的景色,叹道:
“此处就是蓬莱…”
陆江仙对此处好奇已久,此番也算不上进入其中,只是镜中景象浮现,仙鉴本体通过太虚中的符种照彻,透过盛放着李曦峻魂魄的玉盒,将周遭的一切反馈回来。
只是陆江仙上百年困在镜子之中,精神上受了莫大的折磨,即使是读着这传回来的幻象,也要幻化一身形走一走,聊以慰藉。
而李曦峻虽然魂魄离体,可符种照旧与他勾连着。
符种一物,李家人常认为在气海穴之中,毕竟自修行之始,白丸丸一颗符种沉在气海之底,还是颇为好认的。
可陆江仙作为施法之人,对这东西了解更深,符种引入体内,既在气海之中,也在升阳、巨阙之中,李家若是有人凝聚神通,同样可以在升阳、巨阙两府中睹见符种。
与其说在符种这三府之中,不如说在三府中观想可见符种,故而李家人早时担忧气海中符种被人探查发觉,其实不然,就算是紫府灵识探入其中,依旧是空荡荡一片。
如今李曦峻魂魄被保下未消散,这符种自然不曾遁回,与李曦峻勾连着,等他复有了躯体,一经修炼,也能睹见自己气海中的符种。
故而陆江仙并不担忧李曦峻在重铸躯体之时陷入什么胎中之谜,或是被蓬莱的修士得知秘密,就算是捉了李曦峻魂魄来拷问,符种照样能生效。
“至于此番紫府博弈,收获不小。”
陆江仙顺路跟着这两位道人,整理着思路。
“对于李家成就紫府,诸门诸派似乎都没有什么抗拒之心,反倒都有顺势而为的意思…毕竟没有哪家紫府是与李家有死仇的…无非就是棋子之间的磕磕碰碰,算不上大事。”
“顶多长霄与赤礁有些不情愿,倒也不至于非要灭杀…”
毕竟李曦明的模样在诸位紫府眼中实在算不上出色,说有两层概率都是高看他了,按陆江仙的看法,估计有一大半的紫府都觉得李家眼下在瞎折腾,真正值得注意的李周巍却还早着。
陆江仙正思虑着,眼前这两个蓬莱修士止步了,遂见天外落进来两人,为首一人穿束是蓬莱修士的模样,稍微年长一些,有些仙风道骨的神气。
身后的少年头戴道冠,衣着金纹,容貌并不出色,腰间系着一柄桃木剑,背上却背着好大一尊剑匣,华贵潇洒,雕刻着一百二十八道云纹。
匣内则有十六枚剑孔,剑气藏在其中,遮得严严实实。
“嗯?”
陆江仙微微一震,他竟然还识得此人,正是颍华王家的剑仙!逍金真君玄孙,颍原真人之子的王寻!
这少年来头甚大,他为睹天下剑意,曾经来过李家,观了李尺泾的剑意,还给李家留了宛陵花种作为报酬。
如今剑匣显于形体之外,十六道剑意集齐,显然是已经练就神通了。
王寻如今虽然贵为真人,却依旧有股纯粹灵动之意,看得出少年风采,与他人打起交道来已经比当年熟悉了许多,笑着向那两位蓬莱修士道:
“见过两位道友。”
“不敢当!不敢当!”
这两位修士连忙避过他的礼,低声道:
“晚辈见过真人!”
“诶。”
那中年修士显然不喜欢这套,止住了几人的客套,挥手让两人散开,带着王寻往回走,笑道:
“王道友,若是我记得不错,这还是你第一次来我蓬莱仙山。”
王寻点头,两人径直往脚底下的落去,便见光秃秃的山顶坐落一间破观,观前挖了一口井,一个破木桶搭在井边,当真不像是个真人的居所。
中年真人浑然不在意,推门而入,两人在庭院中的小厢房落座了,端了茶来饮,陆江仙则随意坐在门槛上,刻画着日月玄纹的白袍披落,抱着手听着。
王寻看着中年修士落座,回忆了一下自己背过的客套话,决定先夸他道统,于是带着笑容望向两侧的玉架,不假思索地道:
“道友这里的道藏真是…”
他这话才说了一半,却堵在嗓子眼里,原来是那两道玉架上空空如也,按道理放置古书和玉简的地方空无一物,放了只一枚龟壳。
王寻呆呆地看着,夸赞的话堵在口中,可客套话又只背了一半,不上不下,不知该如何是好,陆江仙瞧了他一眼,暗忖道:
“我还以为这小王剑仙有了长进,原来是提前背好的。”
见他有尴尬之色,中年真人连忙答道:
“好叫道友晓得,我蓬莱仙境从来不置一书一简,也从不把道统放在架子上,这些道统全都由【崆峒仙书】收着,在这海底存放,若是有需要用到的地方,用灵识沟通即可。”
王寻松了口气,不假思索地接道:
“竟然有这等宝物,仙境果真名不虚传。”
他的回答让中年真人愣了愣,只好笑着反问道:
“道友可知其中的缘由?”
“愿闻其详!”
王寻渐渐有了状态,干脆利落地接了一句,中年真人笑道:
“我蓬莱仙境初创之时就有这规矩,年头已经遥不可数,是仙君定下来的,故而从来没有人敢违背…这缘由…也是一有趣的传说。”
他捋了捋胡须,娓娓道来:
“传闻遂古之时,我蓬莱仙境的仙人不少,仙术与仙法也颇多,有一位仙君名曰【初伏】,游历九洲,在古晋国撞见了另一位仙君。”
“两人因为道统之争闹了些不愉快,在晋水上起了一些争执,谁知仙人出口成宪,竟然闹得晋水倒流,淹了些凡人军队。”
“两位仙君在场,自然没什么伤亡,可下方晋国的军队却因此而退兵,改变了既定的命数。”
“于是两位仙君都得了天道苛责,雷鸣不止,初伏仙君只好回了蓬莱…谁知那位仙君偷偷尾随,祂天听之术极为高明,竟然借此机会把整个洞天的道藏都读了一遍!”
“啊?”
王寻听得入迷,愣了愣,有些难以置信,转念想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答道:
“毕竟仙君之法,不可度量。”
中年真人轻轻叹气,答道:
“初伏仙君事后才发觉,勃然大怒,两人在天外打了一阵,打得金乌离位,星辰孛行…好几位仙君前去围观,惹得人间阵盘错位,灵机三日一变…”
“虽说后来两位仙君化敌为友,那位仙君还赠了一面记载仙术的天碑在海中,可这传统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他乐呵呵地一笑,不动声色地展露出自家道统的深厚底蕴,瞥了一眼那玉架上的龟壳,笑道:
“至于这龟甲……”
“两位仙君结为友人之后,初伏仙君便热衷于在架上放一枚龟甲,说是那仙君习过躲避三灾九劫,长生不老之术,性情又谨慎,特以龟甲讽之。”
先缓一天,明天再给大家补一更^
感谢
圣仙齐天打赏白银盟主
松鼠航与雾滴
澄嗥
My_soulx
Loughshinny
仓颉书
打赏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