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丰厚的抚恤金

类别:军事小说 作者:千斤顶字数:3019更新时间:25/01/15 14:46:46
第五百九十八章 丰厚的抚恤金
  灌木丛是瓜岛唯一的植物,低矮而密集的灌木丛为作战的美日华三方提供了最好的隐蔽物。
  尽管连日的轰炸将岛上部分灌木丛夷成了平地,但但对于这种生命力顽强的职务来说,再猛烈的轰炸也只是毛毛雨罢了,一场大雨过后灌木丛就会如同雨后春笋般从地里钻了出来,是以现在依然有大量的灌木供交战双方隐藏。
  李三炮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山西小伙,今年二十三岁的他今年六月份才入的伍,和这个年代大多数人一样。
  在入伍之前李三炮是一个因为营养不良而身材较为消瘦,个子也有些偏矮,不过好在这个情况在入伍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良好的伙食、严格的训练使得李三炮身上那股青涩的农民味道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殆尽,如今的他看起来已经很像一名精干的老兵了。
  当然了,这种象只是表面而已,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李三炮依然只是一名三个多月兵龄的新兵蛋子。
  不过,和其他士兵不同,李三炮是会一点英语的。
  不要怀疑,他之所以会那么一点英文,全靠他在高小的那位语文老师,那位语文老师虽然只教了他一年,但还是给他打下了一些英文的底子。
  正是靠着这点底子,李三炮才能在其他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加入了莲台民团的派遣总队,来到了万里之外的瓜岛。
  是的,大家没看错,虽然在罗斯福和高洪明、杨爱源、柳师长等一众大佬看来,美国人要求派出这支派遣队,就是来替他们当炮灰的,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上这个当。
  可高洪明偏偏就答应了,而且除了海军之外,连飞机、装甲部队都有,不仅高洪明如此,甚至派遣队的名额都遭到了哄抢。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政府承诺,他们会为参战的派遣队士兵按照美国的标准颁发薪水。
  咱们就以美国陆军为例,一名最普通的美国陆军大兵,每个月的薪水是50美元。
  或许许多人对于四十年代的美元的购买力不大清楚,这里笔者可以做一下简单的换算。
  在四十年代,一美元相当于后世2022年的103元软妹纸,50美元相当于5150软妹纸左右.
  或许又有人说了,这也不多啊,五千多块钱就想让老子替他卖命,这人命也忒不值钱了吧。
  但是请大家记住,这只是一名新兵的基础薪水,还有战时补贴等各种杂七杂八下来一名士兵的薪水绝对超过了一百美元。
  这还只是新兵的薪水,至于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这些人的薪水甚至还会翻倍的往上滚。
  而当时美国一辆比较便宜的轿车约为600美元,也就是说一名新兵一年的薪水就可以买一辆小汽车。
  而迟耀辉这样的上校军衔,每年的基础薪水可以达到4000美元,换算成2022年的话,那就是412000软妹纸。
  在美国,一份有咖啡的套餐也就70美分左右,一个汉堡只要25美分。
  从这点来看,一名新兵的薪水足以养活一个四口之家绰绰有余,如果将这份物价换算到华夏的话,购买力甚至更高。
  而士兵要是战死的话,恭喜你,你的家属可以靠你的抚恤金吃一辈子了。
  美国政府规定,一名士兵战死后,光是阵亡抚恤金就有十万美元。
  这可是四十年代的十万美元啊,至于这些钱能买多少个汉堡多少份套餐,大伙自己算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不包括保险公司给的赔偿和补充保险,不仅如此,那些牺牲士兵的妻子每月可以得到950美金的补助,每个孩子可以得到237美金每
  月的补贴并一直到他们结婚为止。
  这才是为什么当莲台民团的士兵们听到这么高的薪水时,会争相恐后报名参加派遣队的原因。
  至于说会有危险什么的。
  呵呵……老子穷都不怕,还怕死?
  就算死了,要是能让老婆孩子父母过上好日子那也值了。
  李三炮将面前的火堆点燃,浇满了汽油的柴火堆立即熊熊燃烧起来,看着火堆里的十多具尸体在烈焰中慢慢烧成灰烬,李三炮的心情格外复杂。
  是的,李三炮现在就在焚烧昨夜阵亡弟兄的尸体。
  今天凌晨的战斗虽然派遣队全歼了一木支队,但自己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这堆柴火里的十多具尸体和躺在医疗队里的二十多名伤兵就是最好的证明。
  「哥几个,你们的运气不怎么好啊。才第一天就走了,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迟长官说了,他会给高长官亲自发报,你们的抚恤金会送到你们的家人手中,够你们家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距离李三炮不远处,一名上尉正在为被火花的十多名阵亡士兵烧纸钱,一阵海风吹来,被烧成黑灰的纸钱打着转卷上了天空,为原本严肃的气氛增添了几分肃穆。
  「三炮。」旁边一名同村的士兵捅了捅李三炮的胳膊。
  「嗯?」
  「你说咱们能活着回家么?」这名同村士兵的眼神有些迷茫,他和李三炮一眼个,也是三个多月前才入的伍,看来今天凌晨的战斗让他也有些茫然了。
  「我不知道。」
  李三炮顿了顿才道:「我在来的时候长官就跟我说了,如果我回不去了,高长官会直接把我的抚恤金交给我爹。
  我爹会拿着这笔钱给我哥和我弟讨个媳妇,剩下的钱还能把我家的房子重新盖起来,这样的话我就算回不去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同村的士兵星星道:「你们老李家可是有三兄弟,你当然不怕啦。可我老萧家就我一根独苗,我要是回不去了,我娘非得哭死不可。」
  看着这位和自己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李三炮翻了个白眼:「当初我就劝过你不要跟过来,你偏偏不听,现在后悔也晚了。
  来之前长官可是说了,这场仗至少还得打两三年呢,根本没那么快能回去,你小子就自求多福吧。」.br>
  就在俩人说话的时候,旁边同伴又捅了捅他的胳膊,「诶……三炮,你快看,那边几个洋鬼子朝咱们过来了。」

解释一下
  今天看到评论区里有读者说阿顶在上一章里严重抹黑中国人,抬高美国人。
  并说美国人用日军战死头颅尸骨做纪念品的比比皆是,别总是给白人搞道德制高点之类的。
  嗯,怎么说呢?
  讲真,阿顶还真没有这个意思。
  这么着……阿顶给大伙说说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情吧。
  05年的时候,阿顶在广东开平的一个五金厂打工。
  那时候每个月的工资是一千块左右,虽然在现在看来并不多,但这已经是阿顶在家乡挣不到的高工资了。
  那时候带阿顶的师傅是一個四十岁左右的湖南大叔(这里没有地域黑的意思,只是单独的就事论事),从阿顶个人角度来看,这个师傅的身上带着咱们中国农民身上特有的狡狯和善良,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唯独有一个毛病是阿顶很反感的。
  他当时有一部三星的功能手机,具体是什么型号阿顶不知道,也认不出来,毕竟当时即便是诺基亚比较便宜的机型也要一千多块钱,以阿顶的工资水平也没兴趣去了解这些东西,毕竟当时比较流行的还是电话卡。
  更何况当时阿顶正在如今的媳妇谈恋爱,她在东莞电子厂上班,我在开平五金厂,当时我们俩人的联系基本上只能靠电话。
  嗯,扯远了,回归正题。
  那位湖南师傅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非常崇拜外国货,尤其是美国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外国的东西就是比中国的东西好。
  他还经常拿他的三星手机来做比喻,说他的三星手机已经用了快三年了,质量依旧是杠杠滴,从来就没坏过,你再看看现在的步步高、波导手机,那简直就是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你再看看隔壁车间那位王师傅,他的国产手机就经常坏,就差没告诉我老美拉的屎都是香的。
  噼里啪啦诸如此类的话他几乎天天在我耳边唠叨。
  阿顶听了心里虽然不舒服,但也没有当场反驳他,只是给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阿顶之所以说这些,是想告诉那位哥们,那位老师傅才是真的精美,阿顶还远远谈不上。
  阿顶写上一章的时候其实压根就没想过抬高美国人、贬低自己人的意思。
  伴随着互联网大行其道,如今的世界消息的获取程度远远超过以往五千多年来的任何时候,中国国民的民智和视野也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开阔
  美国佬干的龌龊事多了去了,这点全世界都知道,用不着我在这里给他们洗地,读者也不是傻子,还能被我忽悠瘸了?
  大家就是图个乐子,如果我的文章真的有问题,用不着你动手,编辑第一个就会把它给禁了,毕竟我被禁的书还少么,用不着你在那里上纲上线的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教训我。
  我自问还算是三观正常的人,干不出那种吹嘘美国空气是多么香甜的破事。
  实事求是的说,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国力那就是全世界的NO.1,这点是事实,而那个时候的中国连超过75毫米的炮弹都无法制造,这也是事实。
  那位兄弟你说太平洋战争的时候,美国佬也有拿日本尸体或是头骨做纪念品的,这点我认为应该确有其事。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别人,这同样也是事实,所以阿顶认为自己这么写同样没毛病。
  如果兄弟你认为阿顶这么写让伱不痛快了,没问题,请点击右上角的叉叉,只是不要把这么高的帽子扣到阿顶的头上,阿顶脑袋小戴不了那么大的帽子。
  何以笙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