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来生再见

类别:军事小说 作者:汉唐风月1字数:8722更新时间:25/01/15 14:52:44
第1275章 来生再见
      西村元一在1月19日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不是日方最高指挥官了。
  不是因为作战不够得力被撤换,而是作战太过卖力,导致麾下的7个步兵大队仅用时两天两夜就被消耗殆尽。
  是的,两个半混成旅团在20日下午就已经被西村元一给嚯嚯的差不多了。
  刚抵达中村正雄指挥部协调自己麾下两员大将矛盾的板垣四郎收到这个消息差点儿没原地去世。
  好家伙,整个中条山战役打了半个月,全军总伤亡也不过3万多,结果因为你这个货的参与,直接全员上浮20个百分点。
  那可是7000余步兵,不是7000头猪,板垣四郎无论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西村元一是怎么把7个步兵大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给打残了的。
  如果他去现场看一看或许就知道,不是西村元一太愚蠢,而是中国人太顽强。
  每个人其实都有赌性!
  西村元一也不例外!
  18日夜那一战,西村元一投入进攻的两个步兵大队就被打残了俩,而中国人的高地,别说主高地还遥不可及,就是那些附属的小高地都还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说白了,那一战打得就像是日军自己排队去送人头,不能说毫无作为,只能说是拿人命消耗了点中国人的子弹。
  如果这个时候西村元一清醒一点,立刻向板垣四郎求援,自己这边负责堵死中国人就好,这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也不至于在战后被送上军事法庭。
  但西村元一直到,这个求援电文一发出去,自己的前途估计也到此为止了。
  所以,他选择了再战,更为坚决的攻击。
  他不信这世上还有能扛住72架轰炸机轮番轰炸,24门山炮和16门步兵炮覆盖式炮击的阵地,就算是有,也绝不是中国人。
  19日白天,在板垣四郎和杉杉元罕见一致的支持下,日本陆航出动了中条山之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轰炸机群。
  日本陆军大本营策划的‘元旦攻势’基本已经失利,中条山前后两翼战线不少部队都已经陆续向运城方向集结撤回晋北或者冀省休整,九龙山之战就是保留帝国陆军最后一丝颜面的存在,这应该也是杉杉元和板垣四郎两个人罕见达成一致的原因。
  没有杉杉元的倾力支持,获得补充未久的华北陆航军团也不可能搬空家底给西村元一这个区区陆军少将如此空中火力支援。
  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出动战机的架次不是西村元一请求的72架,而是96架,光是投下的500磅航弹,就高达48枚,如果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炸弹,从天空倾泻下的炸弹不下40吨。
  一个方圆不超过3公里的战场,却遭遇如此强度的轰炸,别说在中国战场上极其少见,就是在即将爆发的欧洲战场,也是能排名靠前的。
  哪怕冷锋部配属的20毫米机关炮和12.7毫米重机枪火力全开,但日军机群基本都在1500米以上高空投弹,而且两个高地所属区域皆为轰炸区域,所以除击落击伤三架日机外,根本阻止不了一颗颗炸弹丢到广袤的山林中。
  最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炸弹是丢在了各高地上的,两个主高地和所属的各小高地皆成火海。
  零下四五度的天气,阵地上的温度却是让人连棉衣都穿不住,尤其是躲在坑道里的官兵,不少人都汗流浃背,既是热得,也是吓得。
  没人能在这种地狱级别的轰炸中活下来,就算有,那也是小鱼小虾几个罢了,一天都没怎么动用步兵发起进攻就遥遥看着中国人阵地在剧烈爆炸引起的火光中燃烧的西村元一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到了19日4时半,当轰炸机和不间断炮击的炮群终于消停后,3个步兵大队一举被其推至前线,朝着中方各高地展开疯狂进攻。
  西村元一的想法对也不对。
  这一天的炮击和战机轰炸的确给独46旅以及冷锋部造成了极大损失,比如独46旅所属的981高地,战壕被摧毁达2000多米几乎占了一半,用于藏兵的坑道被轰塌两处,有超过200名官兵一枪未放就那么被生生闷毙于泥石之中。
  阵地上的机枪暗堡被摧毁6个,藏身于其中的观察哨和重机枪全部被炸弹撕碎。
  就连藏身于高地斜背面的迫击炮阵地都被摧毁了一半,五门82迫被气浪卷飞,30多名炮兵殉职。
  12门山炮阵地也没好到哪儿去,4门山炮和40多名炮兵消失在滔天的气浪中。
  但得益于西村元一的谨慎,32小时内完成的完善工事使得独46旅主力尚存。
  怀揣着美好幻想的西村元一这轮投入步兵主力不惜血本的进攻注定无功而返,尤其是当四行团没有受损的6门博福斯山炮和6门150重迫以及6门80毫米榴迫炮全力对独46旅高地进行炮火支援的那一刻。
  地动山摇,血肉横飞!
  日军想象中的中国人有多惨,他们就有多惨!
  像年轻士兵所在的那个无名高地在黄昏时分就打出3颗红色信号弹请求炮火覆盖阵地的阵地,高达3处。
  只不过,并不是彻底的同归于尽,这些阵地上都有藏兵用的坑道,炮火覆盖一轮后,早有准备的中方士兵立刻冲出坑道,对表面阵地上残存的日军进行射杀。
  而日军早就在150重迫可怕的威力下被炸碎了胆子,就算知道这些不知从那里冲出来的中国人比他们少,也没有几个人选择就地抵抗,而是肝胆俱裂的跳出残破战壕,头也不回的朝山下跑了,哪怕后方还有督战队的机枪。
  用侥幸存活下来的日军的说法:这还八嘎的打个鸟,不上阵地挨枪子儿,上了阵地挨比帝国还凶猛的炮弹!上下都是个死。
  “八嘎!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中国人还有那么多炮弹储备,继续进攻,帝国万岁!”西村元一在19日夜幕降临之时,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小媳妇式的三个不信。
  正是这三个不信邪,将之彻底钉上了日本陆军的耻辱柱!
  战后被日本国民评为中国战场上最拉的十大日本陆军将领之一,和第5师团的国崎征少将彻底并了一回肩。
  反倒是第4师团的大熊幸之助少将却在民间的呼声极高,尤其是大阪地区,率领着大量大阪青年完好返回本土的大熊少将更是不知被多少家庭膜拜。
  家里供奉其画像者不在少数不说,甚至在民意的推动下,退出军队序列的大熊少将担任大阪地区商会会长,最终成为日本最大的药品公司理事长。
  打硬仗被民众唾弃,打不过就溜的反被膜拜,你说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西村元一少将到快咽气时也没想明白。
  直到已经功成名就的大熊幸之助去贫民区探望这个的老同学,直接了当的说道:“帝国发起的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民众想要的,那只是为了完成某几个人的野望,却让千万的民众用生命为代价,活着的人,总会有清醒的那一天的。”
  被权贵和民众彻底抛弃的西村元一这才孤独而又懊悔的咽下最后一口气。
  但显然,还在战场上的西村元一少将不能说和清醒毫无关系,只能说是彻底的疯魔化了。
  此时的日本陆军少将,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胜负概念,他现在要的,就是攻克对手的高地,哪怕不是那座主峰,就是一块高地,就足矣。
  但这个愿望,直至他被免去职务,也终究没能实现。
  你可以不相信四行团官兵的战斗力,但你绝不能不相信四行团对装备的重视。
  虽然不是机械化部队,但在唐团座的领导下,四行团无论各级军官,都对弹药储备无比重视,哪怕只是长途拉练,单兵携带的手榴弹4枚,子弹150发都是标配。
  更何况这种战时,随军前进的辎重连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运力都是运输各式炮弹,加上炮兵营这边用驮马运输的,各式炮弹超过8000发。
  西村元一想靠人命来消耗冷锋部的炮弹储备,那可真是错到离谱。
  于是,西村元一指挥下的7个步兵大队在他小媳妇式暴怒下的‘三不信’中,走到穷途末路。
  上头的日军彻底赌输了!
  西村元一在20日下午被脸面尽失的杉杉元大将亲自下令撤除所有职务,刚抵达运城附近的第114师团师团长末松茂担任九龙山之战最高指挥官,负责率已经抽身中条山主战场的114师团1.6万人以及西村元一残部参与未完成的九龙山之战。
  如果日军方面到此结束,九龙山之战中方对于日军的创伤也不过是格杀步炮兵4000余,重伤3000余,放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大潮中,不算有多显眼。
  但日本人没法咽下这口气,九龙山上的枪炮声在停歇了不过一天后,在1月21日下午再度响起。
  3个步兵联队,在50余门山炮的轰鸣声中,杀至中方各高地之前。
  一波接一波的日军就像是蝗虫一样,奋力杀向已经被炸得几乎不存在战壕的各高地,然后又一波接一波的被击退。
  然后,经过一轮炮击,犹如浪潮般的蝗虫再度袭来,再被击退。
  接下来的两日中,这样的战况就是简单的如此循环往复。
  日本人光是运输尸体的卡车,都足以从九龙山口排到数里地之外。
  就连身为中将师团长的末松茂,看着堆满尸身的运输车,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但战至此时,已是由不得他了。
  日本华北方面军乃至帝国陆军的兜裆布,都在这一战,不能被中国人彻底扒拉下来了。
  用很多日本战史学者的比喻,中条山‘伤心岭’之战犹如淞沪会战中中方的四行仓库,什么高地什么中国人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帝国陆军的脸面。
  如果不能将这股袭击了运城的中国人彻底消灭,板垣四郎和杉杉元的个人名誉不谈,帝国陆军的脸面即将荡然无存。
  所以,114师团一个步兵联队打残了,换一个上,再打残,再换,直到三个步兵联队近9000人,全部打残掉。
  用时,三日!
  而战至此时,981高地虽然还在中国人手中,但其所有附属高地皆已属于日军。
  872高地大半也尽归日军,中方眼看着已经是摇摇欲坠,就像是行将就木的百岁老人,几乎不用你用手推,只是吹口气,就倒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独46旅旅部电台少尉报务员卢庆益受命向三十八军军部发出电报:“敌人下午攻克我高地最后一块附属高地,陈兵近千于我高地主峰之前,即将展开最后决战,我部官兵阵亡2000余,重伤俞千,两团营、连级军官战死大半,还能战之兵不过600,再无可迂回之战地,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效国家,勉尽军人天职,绝不负军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以孔大旅长之坚强,在亲自赴一线战壕前亦如此绝望的给军部发出告别电文,也可以想象当时情形是多么险恶。
  但接下来一夜的苦战,中国人却并非像末松茂想象的那样一推就倒,哪怕他把1600辎重兵加入到自己最后的2个步兵大队中,总兵力达到3500余人。
  却依旧没法攻入他同样重点攻击的981高地主峰,奄奄一息的中国人总是不知会从哪里冒出来,疯狂对已经麻木的帝国官兵射击,直到把还在阵地上的所有帝国官兵杀死。
  没有人逃,双方就是近乎麻木的对射,直到一方彻底倒下。
  是的,战至此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已经近乎麻木,连死亡都不是那么恐惧了。
  双方惟一的念头,就是干掉对方,不管接下来自己会怎样。
  一方是以死换死,一方是用命换命!
  等到清晨,抵达一线的末松茂目瞪口呆。
  已经成为焦黑一片的山峰上,中国人已经残破至条状的军旗依然随风飘扬,山坡上遍布土黄色尸体,包括中方的阵地上。
  明明知道再用一把力,中方或许就会败北,但满脸颓然的末松茂却是清楚的知道,那永远都不可能了。
  因为,他手下已经没有可用之兵,甚至连500人都凑不出来了,除非他把那帮已经没有炮弹的炮兵们都拉上去。
  战至23日,中日双方的大小火炮都不再轰鸣了。
  因为双方的炮弹都已经告罄。
  处于被动的中方是没有任何补充,炮弹被打光还可以理解,但日军可是主动一方,又有后援,为毛也没炮弹了?
  实在是运城那场夜袭战几乎是抛了日军的根,别说炮弹没了,就连口粮也快没了。
  这还不止是末松茂的114师团,就连板垣四郎的嫡系第5师团也是如此待遇。
  从昨天下午开始,114师团就已经断粮,全军宰杀了50匹驮马才勉强喂饱了还活着的人,反正1000多辎重兵也被拉上战场,驮马也没球得啥用了。
  哪怕现在给末松茂几千兵,和中国人再打两天,哪怕是一天,不用任何外力,114师团也得崩。
  更要命的是,在末松茂还在痛苦到几乎想甩掉钢盔用撕扯头发来发泄时,一封由指挥部转发自陆航方面的电文却让他如坠深渊。
  。。。。。。。。。。
  PS:兄弟们投月票啊!推荐老友丁丁猫的新书“谍影从1938开始”,老友的书,还望大家多支持,感谢!(本章完)
  ,

第1276 大战落幕
      日本十几万大军在没有足够后勤保障的压力下,从19日就开始悄悄撤离中条山一线战场。
  这一点中方也不是一无所知,但中条山战区的司令官这会儿还在山城,就如同战前一样,根本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并指挥全军。
  实际上此时中方的五大集团军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哪怕是随着日军逐步后撤,尚宇16万兵力的中方已经逐步占据优势,也没有那个集团军敢说派出步兵师一级的部队冲出防线去试探一下此时日军实力。
  当然了,也不能说是五大集团军司令官都是酒囊饭袋胆小怕死之辈,那毕竟也都是从军三十年的老兵,哪怕指挥能力欠奉,胆色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日军连续撤军数日,都没有一支成建制的军队杀出中条山山区伺机收复一些失地的主因,其实还是来自于军政部的压力。
  好不容易才守住中条山这条北方战场上的底裤,刚刚经历过华中会战失利的军政部将其当做这半年来唯一可拿得出手的战绩,那愿意再冒丝毫的风险?
  万一日军这玩的是‘示敌以弱’,其实暗藏杀机,引诱中方主力出山,这边主力再杀回来可咋整?
  你要说站在整个北方战局上来说,其实也没错,大半个华北都丢了,大半个晋省也没了,如果再丢了太行山和中条山这两个黄河以北最后的据点,日本华北方面军可就数十万大军陈兵黄河沿线了。
  以如今陕省的十几万人可没法抵抗日本华北方面军三十万大军的兵锋,陕省再一丢,西南重地川省可就危险了。
  不求胜,但求稳!大人物们所站的位置够高,自然眼光格局也就大一些。
  可那些小人物们呢?
  那些为国家民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还在孤军奋战的小人物们呢?比如被日军重重包围的九龙山两个高地上的数千中国军人!
  九龙山一战,中日双方密电频传,不管是在中条山战区还是在中方军政部和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可以说,自中条山百里防线上日军的攻势不得不被迫减缓,九龙山一战就已经成为两国战区级司令部最为关注的区域,没有之一。
  抠门老汉每日一早睁开眼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把九龙山那边发来的战报和所有电文都拿过来。”
  从20日开始,跟踪九龙山数千官兵和日军鏖战的战况,已经成为抠门老汉的日常。
  独46旅还好说,那是白发将领的麾下,属于西北军系,对于抠门老汉来说,不是自己派系,纵算成为炮灰被消耗了,他也不见得有多心疼。
  但那里好死不死的还有四行团一部,以抠门老汉对唐刀的了解,如果这一部打光了,那唐某人可绝对是要发疯的。
  尤其是,当军政部发出‘中条山各部继续严守防线,不得给敌可乘之机!违令者杀!’电令的背景下。
  九龙山上的数千人,被放弃了!
  被‘高瞻远瞩’拥有大格局的大人物们放弃了!
  可他这个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却不能说这话,不然唐某人一定会把这笔账算在他头上。
  “我部要支援九龙山!还望战区司令部批准!”第4集团军的电报从21日开始就已经每天不停。
  抠门老汉也很为难,只能不断跟山城联系,痛陈其中利害,希望军政部允许哪怕是第4集团军派出一部人马去支援九龙山,不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本人将九龙山的几千中国军人吞没殆尽。
  只是军政部那边的回电依旧是站在全国战局的制高点上不松口,抠门老汉这算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说白了,在九龙山独自作战的这一周时间内,中国军方从中条山战区到第二战区再到最高指挥部,支援还是不支援,也从未停歇过博弈。
  唐刀和白发将领不用说,两人是最坚定的支援者,那里尽是他们的弟兄和麾下,哪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日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击,而他们只能孤军奋战?
  日军对九龙山的攻击强度与决心也超出了唐刀的估算,他完全没想到日军仅用两日就打残一个混成旅团,而后再调一个师团围攻,就连冷锋这么硬的人,都忍不住在电报里请唐刀一定要照顾好三个小娃娃。
  那说明冷锋对继续和日军作战也丧失了必胜的信心,这也算是提前交待后事。
  唐刀可以接受自己的战友牺牲,但就像曾经的四行仓库之战一样,他不能接受这些坚强的中国之军成为那些大人物们手中的棋子,只因为他们觉得能守住防线就已经是最大成果,而宁愿放弃那些可能给防线造成威胁的棋子。
  唐刀当然知道,板垣四郎也有可能祭出围城打援那一招,围攻的越急越凶,指不定就有主力埋伏在周围等着鱼儿上钩。
  所以,他一直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同时他已经派出手头上所有的侦察力量前往运城方向。
  果然,板垣四郎这个狡猾的家伙,在运城方向部署了两个师团,九龙山至中条山区域部署了一个师团,如果有中国军队敢前往九龙山,无论走大路还是绕行山区,都有极大可能被拖住并被日军一部主力围住绞杀。
  若是中条山方向的中方主力为了救这部大军而派出更多兵力,板垣四郎则有着百分之八十可能主力立即回师,再战!
  而根据双方目前实力,一旦离开中条山山区防线,日军胜率将超过百分之八十。
  这一招的确阴毒。
  但板垣四郎没料到两件事,一是九龙山之战会打得那么惨烈,惨烈到一个混成旅团和一个师团在一周内就被打残;二是他围的那支中国军队成分不对,中方那位无论对西北军还是四行团都怀有浓烈戒心,正有趁机削弱他们实力的想法,日军这种做法正好成了他手里的刀,直接来了个严令不得支援。
  当然,板垣四郎更低估了唐刀智慧和耐心。
  唐刀当初在四行仓库都可以不尊那位的军令,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把那位的军令当回事儿?
  所以,第4集团军一天一封电报发往战区司令部,他压根就没参与。
  直到九龙山之战的第六日晚,板垣四郎终于意识到中国人不会再来了,再等下去三个师团粮食补给都快用光,中国人真的一窝蜂杀出中条山的话,他搞不好偷鸡不成蚀把米,命令驻守于九龙山20多里外的那个师团撤往运城。
  “我的兵,我去救,如果军令不允,那唐刀将率晋省农民救国军前往,此为职下最后一次发电给司令官您了,司令官保重!”唐刀发给抠门老汉的电报简单明了。
  “大哥,唐刀是不是疯了,他这是想造反吗?”五妹子拿着唐刀的加密电报,满脸的不可思议。
  抠门老汉却是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我早就料到唐刀会发疯,却是终于让我等到了。
  不过五妹你说唐刀造反倒是还真说对了,你信不信,就冲着那位明目张胆的削弱西北军和四行团,他在心里就已经将那位放入黑名单。
  那位这十年来在政坛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打败众多强手,包括我都被迫不得仰之鼻息,但他这次,却是犯了个极大的错误,他以为所有人都迫于他的权势而不得不服从于他,但这世上终究还是有血性强于理性之人的,他终究是将那位后起之秀彻底推离了他的阵营。
  不,更确切的说是将唐刀放到了他的对立面,我有种直觉,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对峙疆场,到那时我就想看看那位的脸色会有多难看,真的,五妹你知道我有多期待那一天吗?”
  “大哥.”五妹子看着不怒反笑的抠门老汉,一阵无语。
  她是知道自己这位大哥有多腹黑,但没成想会腹黑至此,一想到打败过他的那位大人物会倒霉,就开心成这样,连唐刀这么不讲究上下尊卑甚至带有威胁语气的电文都不生气。
  “哈哈!也罢,看在这小子这一年给我第二战区挣了不少里子面子上,我就帮他一回。”心情突然间变得愉悦的抠门老汉哈哈一笑。
  “回电唐刀,我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名义,命令他率部支援九龙山,至于兵力多少,那得看他自己的本事,反正驻守中条山的第4集团军是不能动的。
  对了,在电文最后帮我给他小子带句私话,如果实在不想在川军混了,我晋绥军大门向他敞开,别给我整什么农民救国军了,那一点儿都不威风霸气!”
  “大哥,你这是明摆着挖那位的墙角,让那位知道可又恨上你了。”五妹子抿嘴而笑。
  “那位早就想赶我下台好换上他的嫡系,我这又违背了他的意思,再加上一条又何妨?”抠门老汉摩挲着头发稀疏的头顶,一脸无所谓。
  “呵呵,川军新兵团可不在中条山各军序列,大哥您以第二战区司令官名义下令唐刀率川军新兵团前往支援,可不算违背那位的军令,那位翻遍条令可也怪不得你半分。就是你那个带多少兵力,看你本事,或许会让那位心生不满。”五妹子轻笑。
  “哈哈,知我者,五妹也!”抠门老汉放声大笑。
  。。。。。。。。。。
  “这个老狐狸!简直滑溜的不行,光你一个半残的川军新兵团怎么支援,那不也是肉包子打狗?”白发将领拿着刚收到的电文,眉头不展。
  白发将领可是西北军二号人物,代表着数万军人的利益,再怎么想去救援独46旅,在没有收到军令的情况下可不能像唐刀那样混不吝的给战区司令部发封电文‘老子特良的不干了,上山打游击去的’,他也只能在唐刀这儿等,等抠门老汉的态度。
  没成想抠门老汉这个老滑头同意倒是同意了,可只同意唐刀一部前去,那和没同意也没什么区别。
  “嘿嘿!第4集团军穿上军服是第4集团军,如果穿上我川军新兵团军服,那不就是我新兵团的兵?”唐刀却一眼就看透老狐狸的心思。
  “咦,也是哈!”白发将领狠狠一拍脑门。“赶紧的,给老子准备2个团的军服!”
  唐刀
  如果不是知道白发将领早就抽调了两个步兵团就等着这个时候,他一定怀疑这位是想给自己三十八军筹点新衣服穿。
  幸好,出川的时候,唐吉利为了振奋士气,又送了4500套冬、夏两套军装,庄师散去汉中的时候都给带来了。
  于是,当天夜间,川军新兵团最后的1800人和李九斤三个步兵连以及17师早有准备的两个步兵团,合计共7000余人,抛弃掉所有重装备,仅携2日干粮,在向导的带领下,由山区杀奔九龙山。
  因为是轻装前进,仅一夜,就行军60里,距离九龙山不到15里地。
  清晨,日军侦察机例行公事的掠过九龙山地区,就看到漫山遍野的深蓝色,从三个方向,快速狂奔向战区,甚至,哪怕是头顶的侦察机就在不到800米的高空上掠过,中国人也不带停留的,继续向前狂奔。
  等末松茂接到指挥部从陆航那边传来的侦察情报,时间都已经过去快1个小时了。
  那意味着,中方大规模援军距离他近在咫尺的两座高地主峰,已经不足6里。
  如果是数日前,这名日本陆军中将手下还指挥着将近2万大军,自是无惧区区万人的中国军队,但现在他手里尽是残兵,别说和中国人对阵疆场了,他还怕人家一口把他吞了呢!
  “全军撤退,向指挥部发令,请求陆空支援!”末松茂毫不犹豫的下达军令。
  事实证明,这位日本陆军中将很明智。
  抵达九龙山两座高地侧后方的7000大军根本没有进入高地,而是在高地两侧绕了个弯,直接杀向正在匆忙撤退中的114师团。
  如果不是末松茂派了自己的师团部护卫中队以及600名辎重兵组成了个临时防线,7000狂奔而至满腔怒火的中国军队能轻易将这支失去绝大部分步兵的乙种师团分割包围。
  抵达战场最前沿的末松茂也免不了脑袋插在中方伤亡最惨重的981高地上当祭品。
  饶是如此,日军负责殿后的800人,也被愤怒的中国军人从三个方向冲击防线,并在2个小时后防线彻底洞开。
  至少有千名中国人冲进日军阵地展开最为血腥也是最后的白刃战!
  日本华北陆航的4架战机在空中看到了这极为悲惨的一幕!
  只是,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抛下炸弹,中方防空火力全开,逼迫他们只能围绕着战场转了一圈充当看客,就只能无奈的抛下炸弹便加速离去。
  114师团经此一役,彻底被打残,和那两个混成旅团一起在平北城等了足足半年,才等来补充兵员,算是重新恢复了些战斗力。
  只是,在九龙山一战的这三支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再无法和之前相提并论,主要是补充来的兵员再不是国内训练一年的兵,而是训练三个月就拉到中国的高中生,平均年龄不超过19岁。
  也算是年轻化了,这是三支最终成为在华北维持治安驻军的日军部队最后的心理安慰了。
  但这三支日军可没想到,成为驻军他们也没避免和四行团这个魔鬼打交道。
  未来的四行团可不止在晋东南活动,随着唐刀这个冀南公署副主任任命下达,四行团可是把触角伸到了邯郸、邢台一带。
  不过,挨打的早还是有好处的,驻扎那一带的日军自从知道有四行团的人在哪儿活动,干脆打死不出城,你四行团在农村晃悠便是,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你别说,驻守该地区的日军损失可比八十集团军活动频繁区域的日军要小得多了。
  聪明人,就得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九龙山之战在24日中方援军抵达后其实就已经算是结束了,但这并不代表中条山之战结束。
  会合的两军竟然没说在山区呆着,而是在24日下午就向运城进军,一副要再打运城的样子。
  这可把还担任运城防御任务的大熊幸之助给吓坏了,当初那几千人都把他吓成狗,这再来一万多可怎么得了?
  板垣四郎不得不调集在运城周边还没来得及通过火车撤往原城的部队,集结了近3万人,才算是安定了大熊少将的心。
  日军严阵以待,结果,距离运城已经不到10里地的中方大军却是调头又蹿进山里。
  中国人白天不来,那晚上来该怎么办?日军可不敢掉以轻心。
  一夜无战事。
  等到白天再派侦察机去侦察的时候,山里的中国人却是早就不见踪影了。
  板垣四郎这才大呼上当。
  中方在九龙山一战,必定伤者无数,中方是用兵进运城的行动来拖着日军,以方便自己运送伤员。
  否则,但凡有一部日军进山拖着他们,不打,就是耗,也能把那些缺医少药的伤兵给耗死。
  板垣四郎,真的是个大聪明,就是醒悟的有点晚了。
  中条山之战,就此结束!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