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靠谱

类别:都市小说 作者:志鸟村字数:2963更新时间:25/01/15 14:52:53
第四百二十一章 靠谱
  康志超拿起江远递出的照片,仔细的阅读。
  看了一会,他又从座位下,取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了内网,翻看此前的验尸报告和照片。
  冯琼等了他差不多十分钟时间。
  在此期间,会议室里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江远给出的答案,影响实在过大。
  死亡时间的鉴定,不仅在法医学里万分重要,在刑侦实践中,也是极其重要的。
  像是推理中很出名的「完美谋杀案」,得有一半是利用了「不在场证据」,也就是对死亡时间的利用。凶手有用冰箱的,有用空调的,还有调表的,抄近路的.....
  这里面,大部分的凶手,都是遇到了太负责的水平一般的法医。以至于他们总是给出一个准确的死亡时间,以方便警察误判。
  实际上,正常水平的法医,基本是无法做到死亡时间精确到小时的。24小时内的死亡,说一个8到10小时,或者3到5小时这样的数字,已经是很勉强了,毕竟有肝温之类的数据做支持。
  死亡一旦超过24小时,那再想给出较精确的数值就很难了。倒不是完全不可行,但利用的技术就已经不是一般法医所能掌握的了。
  至于死亡更久的案例,要求越精确,难度就越高。
  法医所能倚靠的信息,基本都是非标准的。像是肝温,昆虫的种类和代际关系,尸僵和尸斑微生物的群落变化,血红细胞ATP降解的程度,甚至死后的皮肤的红外傅里叶变换,都可以用来做死亡时间的鉴定。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要是有一种技术,能够简单粗暴单纯的鉴定出尸体的死亡时间,这些科学家是脑子烧坏了,才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做鉴定?
  俗话说的好,差生文具多。一种数值的计算开发出来的技术和办法越多,正说明这个数值难以准确计算。
  而就503案来说,如果第一受害人是持枪民警,那这个案子,大概率就是两名案犯偷枪或者抢枪,接着杀死受害人,并带着枪械,尝试更多更高效率的抢劫。
  这时候,要正向侦破案件,就要更多的考虑第一受害人,基本可以认定,案犯是冲着枪去的。
  因为若是谋人的话,完全可以选择该民警不持枪的时间进行,也不必进行后续的多次抢劫。
  类似的案件是很多的,像是著名的悍匪白宝山,就是从袭击哨兵以夺枪开始的抢劫之路。
  那么,顺着夺枪杀人以抢劫的思路来做为刑侦方向,很自然的考虑的就是财物的处置,凶手对持枪民警的熟悉,对抢劫路线的规划,对抢劫方式的规划,对后续的抢劫方案的规划等等。
  但是,如果凶手第一个杀死的人,实际上是二号受害人的话,情况就瞬间反转了。
  先杀二号受害人,再杀一号受害人,那说明凶手原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二号受害人,而一号受害人作为下班回家的持枪民警,更大的可能是撞见了凶手,进而发生冲突被杀死。
  如此一来,以夺枪杀人为思路的刑侦方向,等于全盘浪费。对二号受害人的调查,则要重新从谋人还是谋财的角度去思考。
  种种情绪,种种想法,种种现实在会议室里流淌。冯琼等不住了,转头问康志超:「怎么样?」
  「你问我吗?」康志超还在仔细的看笔记本里的照片。
  「对啊。要不然呢?」冯琼知道自己这个同事有点憨,但没办法,就算是在部委,你也不能指望同事技术好,性格好,情绪稳定,长的好看,淡泊明志,又吃苦耐劳,所谓不可能六边形是也。
  康志超抬头,发现大家都在看自己,才道:「我也在问人了。」「问谁?」
  「老陶。
  」康志超顿了顿,才道:「我法医是半吊子,后学的,让老陶看看。」冯琼无奈,吐了口气,问:「老陶怎么说?」
  「老陶啊。」康志超看了眼笔记本电脑,道:「我转述他的原话啊,就一句:这么牛逼?疑问句。」
  「然后呢?」「没了。」
  两人当着众人的面说话,内容更是没有遮掩的意思,听的一群县局民警面面相觑。敢情部委来的领导,案子做不下去,甩锅的动作竟然是这样的?
  「抽支烟。」
  局长给冯琼递了根烟,他的心情倒是不坏。
  这案子要是按照江远说的走,那接下来的话,冯琼等人就该回安海市,用安海市局的人力,在安海当地调查取证了。
  对苗河县局来说,固然是少了点立功的机会,但有一说一,就这种无头案,给的这种机会,是小小的苗河县局把握的住的吗?
  真不如早早脱身呢。
  局长管兴福不觉看了江远一眼,心道:比较起来,给江远找狗,可能还靠谱一点。呜呜....
  康志超的手机震动起来。
  他拿起来看了眼,道:「老陶的。」
  「开免提吧。」冯琼揉揉眼睛,也不装了。
  这案子现在走到分岔路口上了,要是证明江远胡扯,那就明明白白的拍回去,继续在苗河县调查就是了。要是证明江远没瞎说,那他们也就该离开苗河县了,此时此刻,再关注形象、威严什么的,也就没啥意义了。
  康志超接通了电话,道:「老陶,开了免提,我们开会呢。旁边是冯琼,还有苗河县局的几位领导,以及相关的干警。」
  「人有点多啊。」老陶呲的一声,问:「那个,刚才说的江法医在吗?」「在我旁边。」冯琼直接道:「老陶,你就说结论就行了,不用顾忌。」
  老陶「啊」的一声,道:「我没结论啊,你要问我看不看得到两个的时间差,照片里面,我是真没办法确定。但是呢,你让我否定这个判断呢,我也做不出来。我知道我说车轱辘话了,我但是一个,但是呢...."
  老陶停顿了片刻,道:「我是相对来说,比较倾向于二号受害人先死这个结论的。不过,这个具体的判断,尤其是死亡时间方面,我觉得应该跟江法医探讨一下,江法医?」
  「我在。」江远应了一声,开口就道:「从照片里看两者的死亡时间确实比较相近,只差一个小时左右,具体的时间判断,我认为可以通过眼角膜来比对。」
  「我看到你发的两张照片了,眼角膜的话......我没有看出太大的差异.....」老陶显然正在电话另一头看着照片,只是不太确定的声音。
  江远道:「眼角膜的状态接近,其实就是问题所在,你再看其他照片,持枪的民警死后是睁着眼睛的,二号死者死后是闭着眼睛的,另外,二号死后应该就被放进后车厢了,那在相对无氧的环境下,角膜上皮产生的过量乳酸,就会导致角膜基质的肿胀和浑浊。后备厢的环境密闭,角膜浑浊出现的时间就比较快。另外,一号睁着眼睛,角膜的水分蒸发也就比较快,角膜浑浊出现的就比较慢,这里面,角膜浑浊的程度都有了变化,要对比着来看....」
  他是知道老陶的痛点的。法医虽然很讲究实务,但具体到这么细致的时候,归根结底,还是学术上的东西了。
  这时候的江远,坐拥LV6的死亡时间的鉴定技能,自然很清楚下级水准的法医的鉴定难点。就好像牛逼的老师授课,很清楚学生的痛点一样。
  电话另一头的老头,不觉「哦」的一声,然后久久没了声息。
  冯琼等了几分钟,无奈道:「你们这些搞技术的,怎么说着话,就不吭
  声?」老陶"嘶"的一声,像是醒过来似的,道:「老康,你怎么说?」
  被问到的康志超不接话,道:「我搞痕检的,你说了算。」
  老陶也就当仁不让了,呵呵笑了两声,道:「那我按冯处刚才的要求,先说结论哈。牛逼!」

更新后自斟两杯且二三语并求月票
  最近熬夜已经变成常态了,明知道不好,但没办法,随便查查资料,构思一下情节,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本书写到现在,我经常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侦破自己设计的案件。
  现实里的案件,往往是愚钝与巧合相配,最重要的是,它们总是如此的相似。
  就像是老公杀老婆,老婆杀老公,凶手好似用了脑子去思考如何逃避侦查了,但看的多了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花头,那茫茫多的杀夫案和杀妻案,大部分都是形态模式动机相似的,不是上头,就是下头,要么为钱,要么为脸……多看几个案例,让人连下笔去写的兴趣都没有。
  所以,前期选择案件是比较简单的,后期为了跟故事相配合,就很难找到契合的案子了,原创起来,不说困难程度,复杂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一个,这本书,我想写的就是技术流的破案,这与常见的推理式的破案,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案件的突破口不同,案件的设计自然也需要变化。
  不过,总体来说,自1月以来,更新还是达到了本人的高位的。应该说,月票排名上来了,写作的兴奋度也就起来了,状态好,写起来也就比较顺手。
  因此,发单章求票这种事,同样是为了写作!
  现在是6号的清晨了,月票榜上排第三,真的是很意外。多说一句,在争月票这件事情上,鸟豚我只是做了更新,以及发单章这两件事。能有目前的成绩,真的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支持了。
  一本在起点如此小众的刑侦类的,或者说法医,达到目前的位置,其实正说明网络的魅力。
  我们是因为爱好而聚集在一起的。
  但也是各位读者老爷,用真金白银将我留在这個行业的。用郭德纲的话来说,是“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您愿意花钱看书,您愿意花时间看我写的书,看一本书看到100万字,依旧继续看下去,真的是荣幸之至。
  单就精神上来说,把写当工作,真的是非常幸福的。
  希望您,也能感受到幸福。
  另外,请为幸福投张月票。
  请为本书投一张月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求月票!
  求月票!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