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9章 开疆扩土可封王

类别:历史小说 作者:天香瞳字数:3625更新时间:25/01/15 16:05:17
第1579章 开疆扩土可封王
  关宁从不吝啬奖赏,尤其是对于出生入死的将士。
  这么多年来,大宁己有一套成熟的封赏体系,关宁是创立者,论功行赏自然该有,但又不会轻易封授爵位。
  大宁是新朝建立,所经战事颇多,每有战事,若都封授爵位,不出几年大宁尽是贵族,再经几年这些贵族变得腐朽,国家也将因此而变得衰败.....
  不能只看眼下,更要考虑长远。
  这只是原来的想法,现在他要做出改变了……
  勋爵难得,才显珍贵,若是不要钱的送出,也就不值钱了,这也算是未雨绸缪,不得不承认,很多原本建立功勋之人,在成为贵族之后,就会被奢靡的生活腐蚀.....
  这些年惩治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那将士们又为什么会为国而战,舍生取义?
  因为关宁给了将士们荣誉和信仰。
  建功烈祠,修丰功碑,发功赏牌.....这些都是极高的荣誉。
  关宁当然不会画饼,得到荣誉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优待,不止是个人,家人亲属也能因此受惠。
  元武十年是新朝建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招兵,应征者如潮,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战争持续多年,大宁军队从未散乱,仍能坚持至今,像镇北军更是南征北战毫无怨言。
  而今外派出的军队都要在留守原地,暂时不回国内,将士们难免心有动荡。
  他要说的其实是两层意思,论功行赏己经在进行了,先不要着急,朕没有忘记你们,还会去亲自封赏。
  关宁要安将士们的心。
  “西北遭受大劫,仅是朕听闻的事迹就有多起,礼部要编制县志人纪,要把这些人这些事都记下来,哪怕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寻其姓名,知其事迹,即使百年之后,都能让后人铭记!”
  关宁沉声让朝臣们动容。
  不能让胜利的喜悦埋没了背后的付出,现在安定的生活是建立在尸山血海之上。
  “朕也在此下旨。”
  关宁大声道:“即日起,免除吠州、潼州十年赋税,以报还两州百姓为国捐躯壮勇之志!”
  “吠州,不是罪州,而是英雄之州!”
  听到此言,有朝臣都开始啜泣……
  在这满朝文武中,自然有西北籍的官员,他们最有感触。
  其他官员也被感染,有很多人都遮袖抹泪。
  西北人是壮烈的。
  若不是两州百姓的付出,大宁怎能安定?
  西域异族军队怕是早己攻破平章关,攻到上京城。
  这般事迹可歌可泣,当永世流传!
  西北是一片悲壮之地。
  当战争爆发后,十万新军奔赴西北,战争结束,有七万余英魂永留在战场,人虽战死,安西军魂永存……
  奉天殿内哭成了一片。
  关宁倒是给留了一些时间,有些事有些人是不能忘的。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
  “我军己占据敌军之地,将归于大宁,朕欲建立府衙,接纳统管,此为大宁新地,地域广阔,我大宁国土又有延伸……”
  “陛下万岁万万岁!”
  无论是将军,还是皇帝,最高荣誉莫过于开疆扩土!
  很早以前,他们就曾听闻,陛下要一统中原,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王朝……而今看来,这并非不能实现,至少现在己经看到了些眉目。
  他们己经听闻,目前大宁军队己占据梁国北林、出云两个行省,还有近半的辽庆行省,但还是有些不明所以。
  “梁国一个行省有多大?”
  “听说一个行省,有我们三五个州大小。”
  “这么大?”
  “梁国可是大陆上最大的国家。”
  朝臣们议论纷纷。
  五年战争,而今终于见到了战果。
  打仗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土地?
  “大宁国土增加,如北林行省,上云行省等地都需要官员前往,同时朕也在此明言!”
  关宁沉声道:“朕欲吞并梁国,将其纳入大宁版图,对于所有而言,最好的时代来了!”
  “只要功勋足够,即可得到封授,将得到封地,成为贵族,最高者,开疆扩土可称王!”
  听到此声,所有人都再一次震惊!
  他们都知道,大宁虽经多次战争,建立功勋者更是不再少数,可真正得到爵位的并不多,至于得到封地,更是没有一人!
  这从前朝就开始了……有封地的贵族和没有封地的贵族完全不同!
  有封地的贵族,封地就是他的独立王国……对朝廷来说,迟早会出现尾大不掉的后果!
  最终又会造成很多麻烦,当藩王开始影响中央集权的时候,就会削藩,进而造成国家动荡!
  隆景帝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
  究其原因就是他行削藩之策,又没用对方法,也没有把握好时机,最终造成恶果!
  陛下怎么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为什么要开这样的口子?
  这是所有人下意识的想法。
  之前陛下在封授爵位方面极其保守,为何现在变了。
  还开疆扩土可封王?
  这是为了激发进攻之心吗?
  即使是公良禹等一众内阁朝臣们都面面相觑,在这之前,他们也不知道,陛下会有这般决议……
  皇帝是九五至尊,一言九鼎。
  在朝议上说了,就必须要做到,大宁还将经历诸多战事,如此封下去,不知会有多少藩王……
  这该如何是好?
  陛下是糊涂了吗?
  虽是心有疑虑,可也不敢在此刻提出,一是不知陛下真正想法,再者此时提出反对,不是得罪那些功勋了吗?
  陛下啊。
  您到底是怎么想的?
  公良禹注意到在朝堂中有很多人都眼睛放光,整个人都不同了。
  是期待,是激动。
  封王封地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可就止不住了!
  公良禹充满了忧虑。
  大宁正走向鼎盛,每走一步都要尽可能的不走错不偏,才能走的更远更长久。
  在他看来,大肆分封就是走错!
  他不懂。
  所有人都不懂关宁的想法,或者说不知道他的野心。
  他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他要吞并魏梁二国,他要将北夷纳入大宁版图,他要在西域建立都护府……
  若是按部就班的走需要太长时间。
  他等不及,那么就需要一些特殊手段。
  Ps:卡文卡的厉害,又不想硬水,于是删了改,改了删,太痛苦了,等我好好想想,调整调整

第1578章 大宁皇帝傻了
  做出这种改变,关宁是经过深思熟虑,他想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统一王朝,这还需要很长的年限,将来还会有漫长的攻战……
  若是按部就班,在他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完成。
  他要用的特殊手段就是激励,或者说是拔苗助长!
  开疆扩土可封王,这就是最好的激励,为了贵族和封地,这些人一定会像打了鸡血。
  而扩充的这些地域封给贵族,也将由贵族管理,这是自己的封地,农耕生产建设,他们一定会尽心尽力……让这些地域迅速归于大宁。
  关宁认真的想过。
  当国土随之扩张,政务管理,实现上行下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这是受时代限制,道路通行不畅,政令从上京发出,仅是到怀州就需要很长时间,再到北林行省,时效更长……
  他所在的是一个架空世界,跟前世地域完全不同。
  封地封爵,把这些地域交由贵族,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最为快捷!
  也就是说,他要大肆封授,会创造很多贵族,甚至是藩王!
  这是一种巨大的改变。
  关宁知道,当他宣称之后会引起巨大震动,更多的是不明所以。
  陛下疯了吗?
  开这样的口子违背初衷,甚至可以说是愚蠢!
  原因为何?
  谁都知道关宁是以镇北王的身份造反,不管原因是什么,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藩王势大,必威胁皇权。
  经历过的人应该更能明白其中利害……
  严格的说隆景帝萧成道也是藩王,只不过他是皇室同姓藩王,他夺取了皇位,才如此忌惮镇北王府才要削藩,最终结果是王朝破灭!
  陛下更应该明白其中利害。
  他难道就不担心若干年后,这些藩王会威胁到皇权?
  即使他在位时,能压住众藩王,那在大限之后呢?后继任者能够压住吗?
  藩王之患,不在当下,而在将来!
  陛下常言,贵族难守本心,时长必被奢靡生活腐蚀,对贵族禁令颇多,多有限制。
  新朝建立以后,封授贵族屈指可数,多是仅有虚名,而无实质权柄。
  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对贵族颇为厌恶,时常整治,有违规违禁者就被严惩。
  还有人说在新朝做贵族是最危险的且没有之一。
  一首以来,陛下对于新封贵族都颇为保守,想要得到爵位难如登天,至于封地更是想都不要想。
  长久下来,人们也就没了想望,主要是陛下用其他封赏替代了。
  比如说功赏牌。
  这是关宁由前世勋章得来的灵感,功赏牌分五等,而今己成为最高追求。
  功赏牌多授予武将功勋,文臣想要得到很难很难……
  这些替代了爵位封授,本是延续的极好,陛下却要亲手毁了好不容易形的局面。
  这个口子一开,可就挡不住了!
  朝臣们心思各异,有些不明所以,又有些激情澎湃。
  毫无疑问,贵族才是最高追求,谁不想列土封王成为一方诸侯?
  他们大约也明白了。
  陛下是以此作为激励,为将来的攻战而做准备!
  流血牺牲,出生入死。
  建立功勋就要封赏,功赏牌都得到了,再给什么呢?
  迟早会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爵位封地,就会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很多新立王朝不可避免之事,跟着你打拼,若不封赏,何以服人?
  陛下这是想通了。
  只是,这可是把双刃剑!
  不明所以即不敢应言,朝臣们也只是茫然的听着。
  今天这场朝议的信息量太大,需要好好吸收。
  公良禹等内阁官员想要谏言,可不敢在朝议上说,只能憋着。
  大宁军队还都在外未归,他们流血牺牲建立功勋,这个时候你敢谏言陛下封授不对,这必会动摇军心,也会得罪军方。
  没看到在奉天殿的武将们都像是打了鸡血吗?
  举行朝议武将武官虽然上朝但只是参与从来不言。
  原本是听得昏昏欲睡,现在是来了精神。
  建立功勋才能被封贵族,开疆扩土才能封王。
  他们自然欣喜不己。
  若不是有所顾忌,他们真想高呼陛下万岁。
  没人会拒绝更好的赏赐,更不能拒绝封爵封地的诱惑……
  这是最好的时代!
  陛下的雄心己经很清晰了,宣称跟魏梁二国永不修好,就是保留了随时开战的选项。
  要打的仗还很多!
  他们己经开始期待了!
  关宁注意到了这种变化,作用己经开始显现了……
  可这样做会引起一种负面影响,那就是兴武偃文。
  为追求封授,人人立志从军武,建功勋,长此以往,军武必兴,文道必衰,此为兴武偃文!
  这不是关宁想看到的。
  文武皆兴,国家才能大兴。
  念及至此,关宁又接着道:“文臣治世也可建功,也可授封。”
  听到此言。
  一首平息的文臣们也开始沸腾,陛下也给了他们一条上升路径……
  只是这路该怎么走?
  功勋又该怎么立?
  他们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具体事项朕会经过议定之后发出通传,到时会有细则,封授不是随意可得,皆由功勋而定……”
  关宁又说了一言。
  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现在就是先宣称出来,让你们有个心理准备……
  这也让一些朝臣更疑惑了。
  武将授封,文臣授封,要不了多久,就会遍地是贵族。
  至于土地?
  对!
  大宁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占领梁国两个半行省就足够分封,只是这对国无益啊……
  有人内心惊呼,有人激动不己,有人跃跃欲试。
  陛下还是上头了。
  公良禹低叹了口气,他很清楚陛下这种改变,完全是为了接下来的侵吞敌国而准备!
  陛下己经毫不掩饰其争霸之念,这是一条王者之路,只是这样做,长久看来,此举是拔苗助长,于国无益。
  朝臣们还沉浸在思绪和震荡中,而朝议还在继续进行着,关宁也轻描淡写的揭过去,又宣布了下一项。
  同样是一件引起巨震的大事!
  关宁沉声道:“朕准备清点天下粮仓!”
  这一道沉声,让原本还沉浸在开放爵位中的朝臣又是一惊。
  ……